瀏覽單個文章
倚天劍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2
引用:
作者Irvinson
唐朝官話怎會是閩南語?要也是長安語或洛陽語,況且閩南語也分派很多,漳州腔與泉州腔發音都不一樣,以下為舉例:

如寫信,『ㄒㄧㄚ ㄆㄟ』是漳州腔,『ㄒㄧㄚ ㄆㄨㄟ』是泉州腔;賣東西,『ㄇㄟ東西』漳州腔,『ㄇㄨㄟ東西』泉州腔;皮膚,『ㄆㄨㄟˊ膚』漳州腔,『ㄆㄟˊ膚』泉州腔;過夜,『ㄍㄨㄟˋ ㄇㄧˊ』漳州腔,『ㄍㄟˋ ㄇㄧˊ』泉州腔;繳稅,『ㄋㄚˋ ㄕㄨㄟˋ』漳州腔,『ㄋㄚˋ ㄕㄟˋ』泉州腔;雞肉,『ㄍㄟ ㄇㄚˋ』漳州腔,『ㄍㄨㄟ ㄇㄚˋ』泉州腔;洗衣服,『ㄕㄟ ㄕㄚ』漳州腔,『ㄕㄨㄟ ㄕㄚ』泉州腔。

在宜蘭,吃粥『吃ㄇㄨㄝ』,而不稱『吃ㄇㄞˊ』;滷蛋『滷ㄋㄨㄝ』等泉漳混合。甚至唸書、拿筷子在北中南有各種不同念法,這與長安語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

唐玄宗《題梵書》:
毫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若用台語來念...

引用:
作者 節錄 維基百科
閩南語
關於閩南語之淵源,有古商語與唐朝官話、河洛語、百越語等說。

年代久遠,語音難免因時空轉換而有變異,但仍有些許可尋。
當時的念法,多不可考,故只能說「較接近」原音…

以《大正藏》所記載梵文(悉曇体)與其漢譯中文的念法為例:
佛教經論主要譯於魏晉南北朝至唐朝。與梵音比對,台語(閔南語)念法的確比北京話更接近原梵音。
這是我们現今可查得到的…

另外,您提到的《題梵書》,與支那的念法似乎無關。
而其一、二、四句之韻腳,皆是平聲之「」音,如下:

《題梵書》:
毫立蛇形勢未休 ㄏ一ㄡ
五天文字鬼神愁 ㄑ一ㄡˊ
支那弟子無言語 ㄍㄨˋ、ㄍㄧˋ(仄)
穿耳胡僧笑點頭 ㄊ一ㄡˊ(文讀音)、ㄊㄠˊ

台語雖平日常講,但非專精。若有謬誤,敬請原諒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舊 2015-07-19, 10:52 PM #1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倚天劍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