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csshih
真有趣
剛剛還在猜想你會不會舉最極端的來當例子
沒想到你還真的一下就舉這種
麻煩請告訴大家,你舉的型號,最佳轉換效率輸出電壓是幾伏特?
若要降到laptop adapter可用的電流電壓值,效率又是多少?
|
嗯! 建議您問問題要問對! 您應該要問最佳轉換效率的輸出 "功率" 是幾瓦 (或用 VA 也行), 而不是輸出電壓; 您後面還附加 "幾伏特", 我要幫您解釋轉圜也沒餘地呀~
至於 laptop adapter 可用的電流電壓值這個問題, 因為您加上 "可用" 兩字, 且針對 adapter, 就得要分開看所謂 "可用的電壓" 與 "可用的電流"; 因為針對 adapter, 可用電壓會是指該 adapter 可用輸入電壓範圍, 現今一般 laptop 的 adapter 可用電壓多是不需切換的 100/110/120/220/240 Vac 系統泛用, 有的會分開標示, 有的會以範圍標示, 譬如 90Vac ~ 240Vac.
而可用電流, 就會是指該 adapter 在最高負載維持定壓輸出的最大輸出電流, Adapter 上面多會標示, 譬如 DC 19V 4.2A 就是指該 Adapter 輸出電流達到 4.2A 時, 還可以維持穩壓輸出 19Vdc, 當負載繼續增高電流增加超過 4.2A, 便不能保證還可以維持穩壓輸出; 至於輸出保護觸發電流, 因為會比穩壓狀態最大電流還高, 一般很少直接標示以避免消費者誤會而超載使用..
不過我想您想問的應該是, 當 UPS (inverter) 的負載為 laptop 這樣的輕載時的效率; 老實說這樣的問題太過籠統, 因為您所界定的 UPS (inverter) 最大持續輸出功率未知, 而一般 laptop 功耗多在 100w 以下, 假設 100W 好了, 因不知道此時 UPS (inverter) 輸出功率百分比, 我會給的答案自然會是 "不知"..
但是底下這張圖可參考一下:
http://www.pcdvd.com.tw/attachment....tid=93917&stc=1
也就是說您若要想找降到 laptop 這樣輕載還保有高效率的 UPS (inverter), 就找最大持續輸出功率在 laptop 耗用功率 10 倍以內的 UPS (inverter) 即可, 5 倍以下當然是有更大機會可以落入高效範圍..
引用:
|
作者打工吧魔王大人
。。。
如果真有人拿著充飽的ups,拿出戶外,
傻傻以為把筆電插頭插上去,就可以開始用------
有一種杯具預感。
|
有的 ups 可以冷開機, 也就是在沒有市電輸入的情況下啟動以供電, 有的則不行; 可以冷開機的 ups 的確是可以拿到戶外按鈕啟動, 筆電插頭插上去就可以開始用..
引用:
|
作者cmwang
真要在戶外用筆電比較合理的作法應該是找三顆6V的蓄電池串成18V,直接供應筆電的DC輸入(筆電通常可以接受16-20V  ),這樣效率會比透過UPS->AC adapter繞一大圈高多了(不過要買charger充電  ),更極端的作法是直接用12V蓄電池取代筆電標準的電池,要多大顆就有多大顆(一般筆電電池算48Wh好了,12V 70Ah的汽車電池就有840Wh了  ),只是改裝有一定的風險就是了   ....
|
那就要看 "合理" 這兩字是指哪一件事, 若是指轉換效率這件事, 當然就如前面我的舉例與您所說這樣, 串聯電池直接供應, 就不會有 UPS (inverter) 與 power adapter 轉換損失; 但 "合理" 這兩字若是套用在如像開版樓主對電學不熟悉的人身上, 您要求他去改裝, 那我就會認為不合理..
引用:
|
作者csshih
正確說法是
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應用
機房UPS最佳的轉換效率都寫得明明白白
就是額定VA值出現時會最好
應該沒人會傻到相信UPS的供電效率在W數下降到60~90W(laptop adapter)
還有65%吧? 
|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當負載低落到一定程度時, ups 內的 inverter 效率也會跟著低落, 若是指單一組 inverter 電路者, 或可成立, 但這不會是標準答案, 原因是 ups 內的 inverter 電路百百種, 您怎知不會有人設計出在一定輸出百分比以下時, 切換另一套最高輸出比較低的電路型式以維持輸出功率百分比?
在相同電路設計, 主要影響 inverter / converter 電路轉換效率的幾個因素, 是所使用 FET 的 Rds(on) (或是 bipolar transistor or IGBT 的飽和電壓電流), 轉換變壓器與線圈的銅損與鐵損等; 參考一下底下連結有關不同 FET 的影響:
Application-Specific MOSFETs
當 Rds(on) 越高, 同樣電流通過所產生的 I^2 * R 損耗就越多, 自然效率就低, 在 bipolar transistor or IGBT 則是飽和電壓越高, 同樣電流通過所產生的 Vsat * I 損耗就越多, 效率自然就低..
銅損則是指導體的傳導電阻損失, 倘若電阻係數一定, 則導體截面積越小電阻越高, I^2 *R 損失越嚴重..
鐵損則主要是指磁載體的磁滯與渦流損失, 請參看
wiki 的解釋 ..
以上這些損耗, 最終就會以熱的方式散失..
而電路設計種類就很多啦! 我看過最簡單的電路架構就只需兩個元件, 繼電器與變壓器, 次之的則是三個元件, 一個電晶體, 一個變壓器, 一個電阻..
因為轉換變壓器 (線圈) 的銅損與鐵損不可免, 所以當初 (N 年前) 首推轉換效率超過 90% 的 switching 電源轉換電路, 是電容轉換式, 而不是一般所熟悉採用變壓器 (線圈) 方式; 不過電容轉換式效率雖然高, 但是因為電容器的功率密度低, 這樣的電路多只用在極低瓦數的負載, 您所舉的 laptop 負載, 對它來說還很可能會是過載..
引用:
|
作者leo800
買個搭配筆電使用的車用充電器接上12V的電池就好了,不需要把整組UPS扛出去。
|
那也要是車子能夠到的地方呀! 像我之前在台玩無線電時, 常爬山頭樹梢爬屋頂測訊號, 您總不能要求我將車子開上這些地方吧! 當然是視情況所需看是帯 ups, 背電池, 甚或是發電機..
不過來美後我是有幾次拿車子加 inverter 當緊急發電機用, 印象中最長的一次大概撐了三四天, 就幾年前這邊焚風大停電那次, 我用 prius 接了一組 600w inverter, 以便期間能使用冰箱電視電腦洗衣機烘乾機等, 當然不會是全部接在一起一次都 power on, 而是計算負載分配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