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所找出的這份資料中, 我會注意的是 "Unusual Fire & Explosion Hazards: Powdered material may form explosive dust-air mixtures. This product is a dust explosion class St-2 at normal moisture level." 這一段 (或是 "Explosive Properties: Dust explosion Class II"), 而不是閃火點..
所謂的閃火點溫度, 是指可燃物質, 當外來點火源存在的情況下才有燃燒的最低溫度, 當外來點火源移除燃燒便終止; 而所謂的燃點溫度, 是指一但點燃, 縱然點火源移除, 燃燒作用仍會持續的最低溫度; 自燃點溫度則是不需外來點火源便會引起燃燒的最低溫度..
其主要意義在於可燃物燃燒, 是需要被加熱揮發成氣態, 才會與氧進行化學燃燒作用; 在物質燃燒所發出的能量, 能否足以加熱隔鄰物質使之揮發成氣態以繼續燃燒作用, 便關係到此物質的燃點; 這在液態可燃物要去定量得出它的閃火點, 燃點與自燃點是較容易的, 但在粉塵狀固體物質卻不容易比照液體來定量..
其主要原因在於, 粉塵顆粒本身是固體, 相較於液體, 它還多出許多需考量的點, 包括它是否是純物質? 若不是純物質, 有無混合均勻? 粉塵粒徑是否一致? 粉塵粒子自身密度是否一致? 溼度等等一堆..
我以您資料中的關鍵字去找了一下, Dust explosion Class II 是指它的爆燃指數在 200~300 Kst, 屬於可產生強烈爆炸等級, 底下連結文件有相關標準與測試流程, 因為文長, 有興趣者就自行參考看看:
Dust Explosion Hazard 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