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中國進出口數字,出口年增率下滑2.8%,進口年增率下滑18.1%,出口因為匯價處於高處的人民幣及國際需求不振,符合預期。
進口則是下滑超乎預期,原物料商品價格再次進入低檔、國內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低落、存貨太多應該是主要原因,中國為了產業昇級和活絡內需,所以必需撐住人民幣匯價;但如果美國太晚昇息,日本、歐洲持續擴大寬鬆的話,人民幣匯價可能會進入趨貶的態勢,壓力會在明年第一季。
我國進出口也則是都呈現負成長的情況,主要是歐亞市場的內需不振,中國企業庫存水位過高且低價商品不斷傾銷各國,給予我國相當大的壓力,接下來必須要特別注意我國企業的存貨狀況。
不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和美國的企業加薪及油價下跌,民眾並沒有把這些收入拿去消費,而是存起來了,這證明消費者信心依然不足,消費者什麼時候能大舉消費?這不好評估,相當的微妙,因為過度的寬鬆會造成實質資產大漲,尤其是房地產,當房地產價格超過臨界點,消費者會增加儲蓄,寬鬆政策反而成為毒藥。
個人認為過度消費是不好的,這會讓環境被破壞更加嚴重,而被破壞的環境是無法恢復,但世界各國的消費力一直無法提昇的話,臺灣也難有成長空間,所以還是繼續期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