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yan63
我的論點是資訊太發達
資訊太發達,讓我們已不再認份,但又遲鈍的只想上班也不會想到也許賺錢的模式變了
看富豪擁有的財富,我們沒天資追不上但也不想去努力
看帥哥美女手牽手,我們窩在家裡當阿宅也不敢放膽追
看著別人成功,我們只會怨恨別人的長輩不會思考自己的長輩當年在幹嘛
如果我們知道少一點,我們是否會認份的去努力,而不是不甘心而直接放棄
也許,就像我們的長輩當年是靠耕田養活一家人而不是靠上班養活一家人一樣,也許賺錢的方式不再是上班了,就像發明電扇後扇子賣不掉一樣,只是我們還留戀在過去
楊致遠 祖伯克 等等應該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
網路成長的E世代,他們沒經歷過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年代
以前?
沒電腦,誰會整天窩在家做宅男?沒網咖,有什麼地方可以不用交朋友天天泡在哪裡過日子的?
自己回想哪個年代,找同學或朋友出外逛,健康一點打打球,頂多是一票人騎機車夜遊
我個性有點內向,可是環境所迫,沒網路的年代在家裡面對父母更難受,只能往外跑,慢慢朋友變多了,學生時代也交到女朋友(這個我認為影響很大,現今的年青人在家裡只能看動作倫理片,沒女友的阿宅,久而久之心理多少會出問題)
貧富問題,一直都存在,以前, 我們的年代都是第一代的企業家,人家白手起家,很少人會仇富仇他們
現在,富二代開名車泡夜店,美國富豪榜中還有一大票是繼承來的,對窮人而言,富二代沒努力過還出來炫富,甚至耍特權..,他們只不過是"好運的精子",這種社會階級不滿的對立自然會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