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買一個完成品回來以後的問題也還不少
小弟一直到今天還不敢說自己把硬體調教完成
先從軟體部分來說明好了(For Win base)
一般來說
印表機吃的檔案是G-Code檔
但是網路上下載的或是自己畫的
大概都是*.obj或是*.stl
這時候就要經由一個切片(slicer)的程序才能轉換成 G-CODE檔
切片的時候就可以指定列印的所有參數
例如
層高 (這算是最重要的,精細與否大概就看她了)
填充率 (除非極少數的情況,其實物體不太需要用實心的方式列印,外殼厚一點,裡面有支撐就好)
支撐 (當物體超過某個角度,或是懸空的時候,就一定要用到)
列印速度 (通常我都用預設值,Delta bot 的列印速度可以比三軸的高上1.5倍左右,但是這也只是理論值,而起幾次實驗都是失敗的)
溫度 (每個擠出頭的溫度都要分別指定)
那我現在用的切片軟體有三個
Slic3r
設定多又詳細,再列印精細一點的(0.1mm)物體時候我就會使用他
需要配合列印軟體
Repetier-Host使用
CURA
本身自帶了列印軟體以及切片軟體
優點跟缺點一樣明顯
就是無腦設定
另外一個優點是他可以將牽絲狀況減到最低
KISSlicer
有免費版跟付費版兩種
基本上免費版大概有了95%的功能
也是需要配合列印軟體
Repetier-Host使用
優點是打支撐非常好用
缺點是...像我買的雙擠出頭版本就請付費...
一樣詳細用法請餵狗..XD
列印跟切片講完了
接下來講3D模型的部分
我現在摸的部分還是別人給的
用STL+FREE就可以找到一堆
小弟常使用的網站是
Thingiverse
用關鍵字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堆STL檔讓你印到爆炸
至於網路上沒有的
那就請自己畫畫了
小弟目前只用過一個
SketchUP
其他的如3DS MAX等一般業界用的建模軟體現在也都支援STL輸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