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hirock
1. sutl 說了,聲音不是正弦波。用44.1kHz取樣率其實還算粗。
2. 我說了,要收錄更多的環境聲音。
如果你聽的錄音都是演奏者在無響室裡直接對著麥克風錄的話,才會得到你說的那麼「乾」的聲音。
在現場收音或者管弦樂大編制的收錄場合中,還會錄到到反射音、堂音等等環境聲音。
這些聲音可不會侷限在20kHz頻率。
把這些聲音都還原出來,才叫「高傳真」。
錄音界幾十年來都用可以記錄到43kHz頻率的96kHz取樣率在錄音,你以為他們不知道很多樂器的聲音頻率跑不上20kHz?沒事在浪費儲存容量?
|
Hi,
sutl說的與我關心的事情風馬牛不相及。我關心的是你這第2項,也就是我為什麼貼了個樂器與頻率的對照表。
我一直沒有懷疑黑膠的極限、也認知到自己口袋太淺所造成。前面已貼過劉漢盛所PO的兩段文字:
想要再生20kHz,針尖直徑必需小於50百萬分之一米,即使是再生300Hz,針尖直徑都要小於300百萬分之一米 與
一般黑膠唱片的平均高端大約是15kHz。CD的最高頻寬限制在22kHz 。先不論劉漢盛所說的如何、也不管是不是錄音室的就不需要用到黑膠、也把RIAA的缺陷放一邊,就如你所說的
在現場收音或者管弦樂大編制的收錄場合中,還會錄到到反射音、堂音等等環境聲音這部分,看來你是很肯定有專輯收錄的聲音實際超過20kHz,推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