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聳鐵人
什麼是"研發國產車跟研發新車",差別是......??
不過U6是水野小試身手的產品,好像還不錯
如果那隻賊夠爭氣,應該也弄出個超跑或小鋼炮之類的代表作,很多車廠都會有代表作來提升品牌價值 
|
國瑞跟六和其實養了不少RD喔~
把國外現行車款國產化也是有很多研發工作要進行的
只是要他們從頭到尾生一台新車出來嘛...
聽說國瑞私底下有再搞,但我覺得這傳言不太可能就是了,當家一堆牛頭牌日本人怎麼可能讓台灣人亂搞
從01那邊看到很有意思的消息是S5系列會上200馬
然後可能還會搞一台當家性能旗艦當作宣示用途,就慢慢看囉
引用:
|
作者暴君
新產品在達到市場規模時,都是貴的,這並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
鋰電池是多項材料組成,也因多項技術專利的問題,正極與隔膜的進貨成本高
但這問題就可以靠產能提升來解決,大量製造去分攤成本
panasonic曾預估過,如果電動車的市場規模超過40萬輛電動車後
成本就會進入黃金交叉點,鋰電池的成本會跟鎳氫電池的情形會互換了
當年液晶螢幕也因為技術專利的問題,比傳統螢幕貴
LED的成本又比CCFL貴
但如今不也角色對調了嗎?
所以說目前電動車所面臨的問題,與其說是面臨技術上的問題
到不如說是政策配合上與消費者適應的問題佔更多吧
|
這也是為啥TESLA要搞大電池廠
只是目前好像沒人想跟她玩
所以她只好自己找出路來消化產能...最近搞的那個儲電系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