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文化的裂縫是如此的明確,所以Unix從未真正的進入桌面。張阿姨不會真的去用Unix。不斷有人努力幫Unix製作漂亮的外殼,希望讓張阿姨能用Unix,不過全都失敗了。因此這些程式師都深陷在Unix文化中。舉例來說,Unix有一個源自於X設計者的價值:策略與機制分離。這種想法直接導致使用介面的分裂;桌面使用介面運作的細節並沒有大家一致同意的做法,由於這些設計者的文化重視這種差異,所以他們就認為這種作法可以用。不過對張阿姨來說,在不同程式裡剪貼得用不同的使用介面,絕對是行不通的。所以這就是現在的狀況,Unix開發者20年前開始嘗試在系統表面塗上一層漂亮的使用介面,結果到今天最大Linux廠商的執行長還告訴大家,家庭用戶應該直接用Windows就可以了。我曾經聽過有經濟學家宣稱,說矽谷永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比如說法國好了)重現,因為法國文化對於失敗的懲罰太重,以致企業家不願意冒險。或許Linux也有相同的狀況:Linux可能永遠都不會成為桌面的作業系統,因為它重視一些會阻礙這件事的價值。OS X就是一個證明:蘋果終於創造了給張阿姨用的Unix,不過原因並不光是因為蘋果的工程師和經理堅持針對一般使用者的文化(我獨斷地稱之為「Windows文化」,雖然這從歷史來看是源於蘋果),他們還拒絕了Unix文化中以程式師為中心的基本思想。甚至把核心目錄的名字改掉了(多麼違反傳統!),用常見的英文單字"applications"和"library"代替"bin"和"lib"。
Raymond真的嘗試比較Unix與其他作業系統並突顯之間的差異,不過這卻也是這本好書中最弱的部份,因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當他談論Windows時常會顯露他對Windows程式設計的知識多是由報紙讀來,並非來自真正的Windows程式設計經驗。這沒什麼關係:他並不是Windows程式師,而這一點我們可以體諒。不過他身為對一個文化有深厚瞭解的典型,知道該文化所重視的價值,卻沒有注意該文化中針對一般人部份(殺老太太跟當機:一定是不好的),與針對程式師部份(吃生魚片和命令列參數:因對象而不同)的差異。
有太多的單文化程式師,他們就像從未離開過家鄉的典型美國小孩,說不出來文化價值和人類核心價值間的差異。我遇過太多嘲笑Windows程式設計的Unix程式師,他們認為Windows野蠻又愚蠢。Raymond經常落入未考慮原由就輕視其他文化的陷阱。在Windows程式師中很少會發現這種頑固份子,因為Windows程式師大體上都是以解決方案為準而非意識型態的。至少Windows程式師會承認他們文化的缺陷,然後很實務地說:「看,如果你想把文書處理程式賣給很多人,就得能在他們的機器上執行。如果得用邪惡的registry代替優雅的~/.rc檔儲存設定才能辦到,就這樣做吧。」現在Unix世界充滿自以為是的文化優越擁護者和slashdot的灌水教派(karma-whoring sectarianism),而Windows世界比較實務(我畢竟得在這裡討生活嘛)。這種現狀源於Unix文化感覺自己被圍攻,無法突破伺服器和愛好者小眾市場進入主流桌面市場。這種弱勢的傲慢正是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最大的缺點,不過倒也並不是如此嚴重,整體而言這本書充滿了非常有趣的洞見,內容泛及各種程式設計主題,以致我願意閉住呼吸忍受偶而出現的意識型態高論,因為在其他部份可以學到太多一般性的觀念了。事實上我會把這查書推薦給任何平台任何文化和任何目標的開發者,因為裡面有大多價值是普世通用的。Raymond指出CSV格式不如/etc/passwd格式時,他嘗試由Unix而非Windows觀點去評價,不過你知道嗎?他是對的。/etc/passwd 比CSV容易分析,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為什麼,而且也會成為更好的程式師。
|
完全正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