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cmwang
> Access user:其他ISP加起來還是沒Hinet多吧,那拿access user為基準跟Hinet談free peering誰鳥你....
> 鵝只有老話一句,不針對問題治根,只想著枝微末節,到頭來恐怕都是做白工而已....
操級廢員
> 互連條件大家都有, 台固和遠傳旗下的ISP也有, 也都是一些同級ISP才能達到免費的標準,
> 對那些地區ISP(如小型有線電視業者)一樣是達不到的高門檻.....
所以這兩位也是保持相同態度
IP Peering 問題點在於中華電信設定的free peering 的那六個條件,最難達到的那條?
我是覺的至少各ISP提供ICP/IDC 的服務(如果有的話),不應該兩頭收錢
(收ICP/IDC的錢 又收需要連進來使用 ICP/IDC服務的客戶 過路費)
ISP 一方面提供服務 一方面又用過路費在阻擋其提供的服務在其他ISP 使用
就像是在大賣場買東西,大賣場除了賺你上架費+商品差價之外 還要賺停車費(大幅調降後 現在大概比國際高1~2倍)
當然或許有人說嫌貴不要來啊,但以台灣的環境來說
就像是整個台灣只有這一個大賣場有他要的東西,不被迫接受這停車費也沒辦法
就只好減少去這家大賣場的次數,降低停車費佔用 全部花費的比例
至少保證ICP/IDC的部份是free peering,其他 IP peering 再談
如果因此造成IX 裝置需升級 收費項目、價格必須變動,那連進IX的ISP們 都必須負擔此費用
現在TWIX 收費有部份跟Hinet 混在一起,雖然TWIX是hinet 的 但TWIX也要對hinet 收費
IX內必須保持各ISP 平等,ISP 間的Private Peering 必須獨立於IX費用之外 由各ISP去談
在上述前提都達到的狀態下
各ISP Public Peering 獲得大量提昇後 中華電信應該是可以從IX這邊賺到的錢最少應該會是原本IX的5~10倍
只不過喪失的是Hinet 在ICP/IDC的絕對優勢
再把Public Peering 跟Private Peering 分析了一下,以下是猜測
TWIX 40G的流量 應該是包含Hinet 的Public Peering、Hinet 的Private Peering (而且主要是這兩者)
40G流量的產生很可能大部分是由於Hinet下的ICP/IDC 造成的,其他業者主張的基本互連流量50G 相距不遠(25%)
--
話說分身出現了啊,先對本尊 上香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