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公式
車輛控制技術比例那邊有一點爭議
採樣是採用工研院的統計資料,而工研院的資料又是來自於檢驗站
但過去因法令不嚴,大概只有40%左右的機車是不去檢驗的
那40%機車的排放標準是否有符合當期規範,台灣人就心知肚明
如果能合格,就不會是無視檢驗通知了
再來就是車齡取樣問題,統計資料取樣是台北、台中、高雄三大縣市
但問題出在這三座是大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較高,機車年齡也都較新
但以全台灣來說
台灣掛牌的機車數輛有1千4百萬輛,其中符合台灣四期與五期標準,就是7年內生產製造的機車
數量大概僅有約3分之1多,約500多萬輛
這500多萬輛機車剛好就差不多集中在這三縣市之中
所以僅針對三縣市取樣,幾乎等於無視其他高污染老舊機車了
再來就是排放物的部份,NMHC的數據是機車偏高的
在過去的十年期間,國內空氣品質中的二氧化硫(SO2)、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的濃度都有改善的趨勢
唯臭氧(O3)的濃度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臭氧具有高反應性,對人體、材料、動植物都具有危害性,特別是呼吸系統
但臭氧並非直接排放,是由氮氧化物(NOX)與非甲烷碳氫化合物(NMHC)經光化反應而形成
換句話說
隨著台灣空氣排放標準的制定,許多空氣污染物大多已受到控制
唯獨臭氧(O3)還沒有
為了控制臭氧(O3),就必須減少NOX與NMHC的數量
台灣的汽車,在民國102開始就使用了歐盟5期的標準,NOX與NMHC排放都在規定之例
至於機車的部份,很遺憾要等到6年後,也就是2021年,才會採用歐盟5期的標準
所以說機車污染大,並不是說機車不好
機車可以做的很好
但需要法令與民眾的配合
首先機車的排放標準落後汽車8年以上是事實
國家標準不到那,沒有限制車廠只能販賣低污染的車輛
那就沒有車廠會刻意增加成本製造低污染的機車,因為成本會增加,因為台灣沒有幾個人會願意主動多花那個錢
只能由國家強制規定才行
所以噴射技術、可變氣門、貴金屬觸媒之類的,這些在老舊機車上是沒有的
而這些老舊機車,卻佔了台灣近3分之2
但目前看來,也只能留著讓時間去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