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oxtm
Power Member
 
foxt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Smile

引用:
作者asusk8n
No...No...No...
推土機架構從設計到推出, AMD 方面即一再表示, 改變 K8 vs P4 時代策略, 不再與 Intel 比拚效能, 而是著眼於 "經濟實惠". 推土機架構也充分反映了這項策略.
這裡有篇比較中肯完整的介紹 推土機架構可以參考.
嚴格來說, 推土機架構效能在現階段無法完全發揮, 微軟現有版本的 Windows OS/軟體要負的責任相對較大. 不然為何在 Linux 跑就沒有這些問題 ?
至於 AMD 新一代 CPU 向 SMT 架構靠攏, 應該是市場的考量 ; 既然微軟 OS 腳步跟不上, 也無法改變微軟, 就向現實低頭了.
喔..真的是微軟的問題嗎?

以同樣都是 FX-8320E 對 i7-4790K 來比對 (因為兩個網站都有,且上市時間點差不多)

不同網站的Benchmark [Linux 下的 x264] [Windows下 的 x264]
Linux
123.32(FX)/211.56(i7) = 62.54%
Windows
73.59(FX)/122.93(i7) = 59.86% (1pass)
33.36(FX)/55.22(i7) = 60.41% (2pass)

相同網站的Benchmark [Linux 下的 7zip] [Windows 下的 7zip]
Linux
17892(FX)/23819(i7) = 75.12%(Compression)
19084(FX)/25898(i7) = 73.69%(Decompression)
Windows
19241(FX)/26152(i7) = 73.57%

所謂的發揮推土機架構效能難道就 2~4% ?
真的是windows無法發揮推土機架構的優點?
 
舊 2015-04-01, 12:02 P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xt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