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ureia
個人倒是認為推土機架構哪有什麼先進,竊以為不過就是硬體版的HyperThreading
用較弱但數量較多的執行緒來衝總效能,順便節省成本(較簡單的電路理論上相同製程的面積要較小)
不然AMD新的ZEN架構怎麼又走回完整CPU核心的老路
|
No...No...No...
推土機架構從設計到推出, AMD 方面即一再表示, 改變 K8 vs P4 時代策略, 不再與 Intel 比拚效能, 而是著眼於 "經濟實惠". 推土機架構也充分反映了這項策略.
這裡有篇比較中肯完整的介紹
推土機架構 可以參考.
嚴格來說, 推土機架構效能在現階段無法完全發揮, 微軟現有版本的 Windows OS/軟體要負的責任相對較大. 不然為何在 Linux 跑就沒有這些問題 ?
至於 AMD 新一代 CPU 向 SMT 架構靠攏, 應該是市場的考量 ; 既然微軟 OS 腳步跟不上, 也無法改變微軟, 就向現實低頭了.
目前推土機架構的用戶, 隨著 OS/軟體支援多核多緒逐漸普遍, 使用上應該是漸入佳境 ; 弟個人幫人組機, 碰到那種一部電腦習慣用很久才換的, 或有預算考量的, 都會推薦 6核/8核 推土機, 重點還是 "經濟實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