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abio
所有的前戲之後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啊
每個人天然的喜好就是那樣
每個人對音色的感覺都不同啊
即便一套系統的中高音響應經過檢測是相當平直的,不同人聽的結果還是那麼多種
那個稿紙、綠豆糕、棋盤的假掰老梗不就是好例子XD
以我自己的經驗
來過小弟這邊的人不少,有的人私下會反應說高頻有點亮,有的說高頻不夠亮
明明是同一套器材,差不多就是那些曲目,結果卻是兩個方向XD
我只能確定一點就是
人真的要接受老化這個事實,聽力只會衰退不會變好
即便閱歷多了,感受更深,一樣改變不了頻寬越來越窄的事實
追求器材盡善盡美是態度,聽到的範圍越來越窄是事實
我自覺態度不輸人,但事實是我只能聽到13.8KHz以下
38歲的大叔說某系統超高頻段多好多好,你相信嗎?
我都不信了你要信喔XDD
|
太毒了吧........你是要借我的手說出去你那的人經驗不夠還是怎樣。那是偏好問題、還是標準問題?
小弟我從年輕就聽不到超高頻,更別說現在已四十多。但,一般人討論的高頻需要這麼極端嗎? 喇叭通常2.2~2.4k以上就切給高音單體了。先前拿幾片不同版本的四季CD來看,最大量在3k以下,次多的也只有到6k左右,超過10k的部分很少很少,更何況超高頻。這種「高頻」對一般的人都不是問題,要搞電音那就另當別論。我知道的低頻比較難搞,新手多半分不出低頻「沉」與「力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