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LiC8e1e5I83
台灣那個燃煤發電是低污染?
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還是全世界第一
|
台中電廠是因為量大又集中而不是使用(當時)很差的煤機組才會被提出來講,
這主要還不是因為在台灣不好找到附近居民"比較不會抗議"的地區蓋煤電廠,
難得台電在台中龍井搞出一大塊地可以蓋,
為了省事(不用另外找地方)就通通蓋在這裡了,
而那時對於集中的大型單一污染源又沒有總量限制控管的觀念就變成這樣了。
除了太集中總量大外,
最早的中火的第1~4號機組又是在舊的環保排放標準修正前建置,
減污減排的設備比其它後設立的機組標準要差所以預計在109年前輪流完成排放設備更新改善。
另外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依能源局的統計月報而來的數據
http://ppt.cc/yNWW
依其中發電量與燃料耗用量的資料,
103年 台電煤發電641.67億度,煤用量2632.0435萬公噸-->
台電的煤電每度用410克煤;
103年 民營煤發電231.07億度,煤用量830.048萬公噸-->
民營的煤電每度用359克煤。
台電的煤電廠都是用亞臨界機組,民營的煤電廠則是用超臨界。
林口和大林的新煤電廠要用的是超超臨界機組,每度電用煤320~340克,碳排每度740~800克
(台電的亞臨界煤電102年每度電平均排碳889.9克。)
台電承諾新機組空汙的排放標準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_info-f24c.aspx
林口用的新機組每部裝置量800MW,1年發電量約60億度,
1年發60億度電的新機組與台電的舊機組在同發電量下比較,
每年可少用48萬噸煤(新機組330克算),燃料費約少10億元,
碳排放約可少78萬噸(新機組770克算)。
IEA的煤電廠效率參考值,資料取自
http://www.iea.org/media/publicatio..._roadmap_CN.pdf
照這樣看來,台電即有的舊煤電廠中,現在最舊的興達希望能提早除役更新,
(在台電的10年電源開發案中沒看到有把興達排入退役或更新,不知道台電是否打算要用超過40幾年。)
另外台中電廠其實可以考慮先建2部新機組(發電量抵3部舊的),
並在總發電量與排放限制下減少舊機組的使用。
------------------------------------------------------
另外,這裡補充一些再生能源的考參資料,
http://ppt.cc/6p0Z
德國近三年的電力生產數據,
德國是多種再生能源都有在推動才能佔到電力來源的26%,
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前3種依序為風8.6%生質7%太陽能5.8%。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newa...ergy_in_Germany
德國歷年再生能發電資料
http://ppt.cc/c5sK
德國煤電核電再生能發電量圖,呈現逐漸以再生能代替煤電與核電的走向。

全球橫向幅照圖-德國太陽能最好的南部頂多與台灣北部差不多
http://solargis.info/doc/free-solar-radiation-maps-GHI
(這網站上有一些各國的幅照圖可參考,不過中國與台灣算在同一張)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lar_power_in_Germany
德國歷年太陽能裝置與發電量發展資料,
德國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因數平均只有10%~11%,台灣平均約13%~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nd_power_in_Germany
德國歷年風力裝置與發電量,德國的陸域風力容量因數平均在15~20%之間,台灣接近30%
可參考上面連結的德國數據與台電的資料對比,
太陽能與風力一樣,台灣在裝置量相當時發電量都比德國多不少。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1.aspx?LinkID=8
(台灣去年 太陽能裝置量 與德國2003年接近 發電量與德國2004年相當;
台灣去年 風力裝置量 與德國1994年接近 發電量接近德國1995年相當)
以下是台灣近3年水力與風力各月份的發電量資料,發電量單位(百萬度),
水力裝置量約風力3倍,兩者容量因數都約30%。
從圖可以明顯看出兩者發電量在季節上有互補的關係,
近3年水力發電量 4~9月份約佔全年64% 10~3月約佔全年36%;
近3年風力發電量 4~9月份約佔全年27% 10~3月約佔全年73%,
水風兩者季節特性上互補(太陽能季節上與風互補、天候上與水互補),
以台灣火力燃氣佔比高(升降載較快)的情形下撘配,
又可減少燃氣用量能增加燃氣在存運量限制下使用的調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