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njuna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windhm 兄不好意思,小弟是針對「東西」不是針對「人」。早上在騎車中休息時用手機打的,言語上的不敬還請您大人有大量。

############################################

1969 這是老外十多年前提出的設計,與PASS的ZEN系列算是DIY族必經的兩種設計,相信大部分的DIY都有玩過。1969是使用「特性良好」的「中功率晶體」,以「級數」最少的情況下推動喇叭。那線路在對岸那有改的面目全非、也有少部分依原設計規畫,但,在HIFIDIY那爬文久了就會發現大部分是抄來抄去,B抄A的再改一點、C再抄B的又再改一點,已離原創的精神很遠了,例如,你PO的照片看來是採用大功率鐵殼功率晶體取代原來的中功率晶體→通常中功率晶體的特性會比大功率的晶體好很多,只是對買家而言,大功率晶體看起來就是比較威猛.....

當年玩這設計時,發現兩個問題:晶體的配對與輸出交連電容。

晶體配對:有些人只要聽到晶體配對就願意拋出很多錢,但就過來人的經驗:配對是配爽的。就算是用晶體測試儀配出來的晶體,在幾百個小時後,特性就會跑掉,輕者聲音的層次感變差、重著直流就變大了。

輸出交連電容:擴大機的負載是僅僅8歐姆的喇叭,輸出交連電容的容值得非常的大才能取得「梢微不爛」的低頻,但由於容值需要很大,別說特性好的塑料電容,連無極性的電解電容都不太夠用,搞到後面就是被迫得使用「有極性電解電容」,再考慮避免大容值電容充放電對喇叭的影響,這種設計的電路,到後面就是只能當做實驗性質.....有極性電解電容的誤差是20%,1000uf的20%就已經達200uf了,別兩聲道來個正負20%的差距,就算只是10%的差距10uf,整機也都不必用什麼精密電阻,隨便零件組一下也都沒那麼離普的誤差.....想想這對聲音的影響有多大。

20多年前小弟專二時用了打工的薪水買了人生第一對「高價」的主動式喇叭(JS 一千五六的產品),開心了好一陣子、四處去獻寶,也對自己說「聲音」是主觀的,現在回來想想只覺得很好笑。
舊 2015-03-29, 04:33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njun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