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ize
中國現在戰略是西部大開發.
如果歐洲通路成了!這戰略就有一個有利的支點
隨著工廠往人工便宜的西部移動,
接收西域各國的石油,氣,礦產..
產品也直接向西方輸出,而不是又運輸折回東部港口,在國內往返..
那麼西部工業化就成局了,還能一擲向中亞諸國,中東世界,南亞,印度洋..開發,增加影響力.
幫這些地區規劃,建鐵路,設工廠...西部不但不再是沿海的負擔,反而變成經濟,交通,戰略的重地..整個國土都可以被利用這樣不是很好嗎.
不用太擔心當地原產值不高的問題,局成了到時候就會有的.
四川夜沒什麼原產值阿..還不是變成工業重鎮.
最重要是設局,經濟戰略規劃的問題~偶是這麼想啦~~
至於鐵路運輸量,和水運比,要載什麼物品?建多少條鐵路?怎麼變化?開發多少土地,多少附加利益(土地可不是海水)..這我就不能懂了.不過大陸和歐洲是這麼規劃的.
|
中國的產品如果要靠那幾條鐵路輸出到西方,這個西方最多只能到俄羅斯
我想你讀的地理課本跟我的應該是同一本,就地理是歷史的那一本
愛琿-騰衝分隔中國人口/農業分怖區域,同時也是
水資源的分界線
工業應用上能脫離水的不多,想要把中亞的資源拉到西部地區再加工再返銷....太難
最多還是將中亞的資源拉到西部加工供應中國自己部份需求,一樣透過鐵路輸送中亞各國無法自產的物品
像四川那樣只能算特例,先天條件(資源)都不比延海差,只是你現在看到的榮景其實是中國用優惠吸引外資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國企的力量
至於你說的歐洲各國的規畫,我猜

他們想的是趁機進駐設廠,徹底利用鐵路跟中國的心態賺一筆
整個規劃只是用"氣迫"來形容
可是仔細去想原先中亞各國應該都有前蘇聯留下的鐵路存在,硬弄出直達土耳其/俄羅斯的必要性就有點過頭
純載人的高鐵沒有多大意義也賺不回來,兼具拉貨的一般鐵路效用比較高,只是這一畫就到歐洲
其實黑心一點只交好老俄拉到俄羅斯的莫斯科功用對中國最大,這鐵路變成以前的
聯合果品公司 
中亞成中國的中南美
如果這樣幹老美肯定不爽,要破這局也相對容易,現在中國表面上的氣度反而讓美國很難下手
你之前講中國在世界各地買礦場/農場這些,其實這些動作效果不大
那些非洲礦場可以隨時沒得挖,非洲政權更替一但不認帳還是要交保護費
澳洲的鐵礦是指必拓必合吧,中資就算入股也是啞巴股東,2008年那一爆好慘,看來只能持續再努力買下去
而那農場再怎買也滿足不了中國自身所需的進口量20%,而且已經引起農業國的注目
中國三大習題 能源 礦產 糧食 它只能慢慢解,中亞的鐵路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