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介意啦,只是就媒體誤植的地方說一下!!
那個不是學半套還是教半套(留一手)的問題啦
也不見得手指頭一定得搭上縫線才是對的
畢竟咱們外行人怎麼可能比職業級的還要了解
- 粗糙的縫線、光滑的球皮,五隻各有長短的手指,在投球上要怎麼應用
達比修有曾說過:不要忘了,他們才是專家!
你貼 Jake Odorizzi 的這顆其實就是指叉變速球
但 Cobb 當初教他的持球方式是

也是沒搭上縫線的應用
這.....總不能說這位 Alex Cobb 隊友也教人家半套吧?因為他自個就這麼丟
但是拿法完全一樣,效果也相同嗎?
各個手指的長短、皮膚摩擦的係數、揮臂角度的高低、放球點的位置.....
有太多太多的因素能影響投球效果與控球
後來 Jake Odorizzi 去年季初自己變換成
季中過後又改變成沒扣到縫線 (這跟陳偉殷的有什麼不一樣?)
所以學球要學它的【意】,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持的原理?出手時該怎麼放
【形】要依每個人自身的條件做各種的變換,多加嘗試
看哪種持球擊出手的方式,丟出來效果比較好一些,又能兼顧到控球
能學成那很好...畢竟先天的天賦很重要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丟某些球路,有的人就...
Mo 還不是誇張到除了快速球什麼都學不會
再說一個大宗的變速球好了,拿你貼過葛拉文示範的
他的中指與無名指與棒球的弧線貼齊(平行)
有的人則是跨弧線(90度),像是陳偉殷示範過的
有的卻是跨球的腰線的拿法,像四縫線快速球那樣
.....
小陳也一定嘗試過好幾種不同的持球與出手方式
才定出一個對他而言效果比較好的指叉變速的拿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