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儲蓄險對不同年齡層的客戶有不同的用途與說法
對年輕人來說,買房生小孩買車哪一件事情不需要先準備一筆錢? 所以就強迫儲蓄
對中年人來說,為了保障老年生活,建議可以用長看險搭配儲蓄險避免未來有一天有失能失智情況
對老年人來說,財富即將面臨轉移,但每年只有220萬免稅贈與額,不如用儲蓄險節稅避稅
解約賠很大是一定的,但也可以用減額繳清,展延定額,或保單質墊等方式先度過難關
除非立刻要用錢,否則貿然解約的確是最不好的選項,若只是降低支出,後三者都是不錯的辦法
郵政儲蓄險由於是簡易型,六年到一定要解約,因此頗受歡迎,但投報率也是最低,唯一好處就是簡單方便
除了郵政儲蓄險以外,其他保險公司的儲蓄險有分兩種支付方式
一種是零存取息,前六年存個一百萬進去,六年過後開始取利息,每年兩萬領回,但保價金不會有大太的變動,就類似定存一樣
另一種是零存取本,前六年存個一百萬進去,六年後可以解約取回,但你也可以繼續放著,等到有急用的時候,利率都會在2%以上,而且增長速度相當快
兩大類型各有各的用途,因此我自己都有買,一個是用來支付小孩開銷,一個是替自己增加退休金
許多人拿儲蓄險去跟各種投資工具比較報酬率,其實是工具使用錯誤導致,因為儲蓄險只要不中途解約,一定是保本,而且對抗通膨,基本上很難讓你有實質購買力的損失
但其他投資工具都帶著風險,若操作不當是可能會侵蝕本金的,建議可以依年齡做高低風險資產配置
譬如20歲左右,適合將75%資產投在稍高風險的標的,而25%資產投在保本的理財工具上
到了40歲左右,則建議做50%稍高風險與50%保本理財,到了60歲則做25%與75%
無論是保險、基金、股票、外匯、房地產、都是理財工具的一環,一定是多種搭配滿足人類需求
少有一種工具通殺的需求出現,所以建議對各種工具都要有所涉獵或交給專業,不輕易地投入某一種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