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真的假的, 有整合南橋了 ? 豈不就完全SoC化....那正是我最愛的呀
y,他是AMD 第一個SoC(桌上型),mobile 型的去年就出現了

> 雖然可以理解AMD為了彌補製程的落後(縮減浮點數執行單元以節省電晶體數量並用在更為刀口的地方)以及宣傳上的新鮮感而大膽開發出推土機架構

這邊的觀點有問題,bulldozer 是整體CPU縮減不只浮點部份
縮減的目的也不是彌補製程的落後,而是HSA

Bulldozer 本來的目的是要做APU
照K10架構的話,處理器數量比 CPU:GPU 頂多1:1
AMD 希望至少要作到1:2 以上(將來還可能1:3、1:4...)
所以就生出bulldozer、bobcat 這兩個系列

但要達到這個比例的GPU GCN會比VLIW4的面積多30%
bulldozer則剛剛好就省下那30%
在kaveri AMD靠steamroller + GCN第一次達到他想要的比例

製程在怎麼進步要達到1:2的比例 不從CPU 結構上動手 光靠製程短期內沒辦法達到
--
目前AMD CPU:GPU的單一處理器的效能比約是1:3
在這個前提下 處理器的數量比例到 1:4之後,在運算上就不會有太明顯的提昇
我是猜AMD最多就作到1:4

除非CPU、GPU效能比 有變動,CPU、GPU處理器數量比才會跟著變動
--
處理器比例跟效能的關係,是科學性研究得到的結果
跟實際上HSA表現出的效能是否符合,還需要觀察
     
      
舊 2015-03-14, 07:28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