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較, 要務實的從相同基準點開始起跑才靠譜. 甲乙兩個人從零開始存錢工作, 甲存到
1300萬走你的路子去租屋, 乙存頭款去買房子. 我內湖文湖線通車前房子買九百五十萬,
現在鑑價1600萬, 而我只有拿兩百萬頭期款就住進去了, 剩下的是貸款. 大約花了六年存
所以乙在購屋前大約用六年的時間租屋, 那我問你, 存到1300萬之前你要存多久? 十五年
你存得到? 相同用租屋來算這中間累積到1300萬所花的成本, 這一大筆租金你都沒扣到,
哪有憑空出現1300萬這回事? 看也知道是還沒買過房子的人在算的, 不然就是富二代
錢要多少一伸手都有.
其次,有了房子就多了一個財務操作的工具, 繳了幾年貸款後, 今天我要動用資金, 房子我
去貸了七百萬作生意, 錢拿出來, 房子還能繼續住, 付一點點利息, 很好運作. 但是你的
1300萬卻沒辦法拿出700萬, 因為剩下600萬的孳息只剩七千多, 你房租的結構立馬上昇
到兩萬多, 原本的如意算盤就直接翻掉. 對於動用低利房貸的資金(2%成本)去經商或投資
能賺到錢的標的物非常容易找, 也就是房子能成為另一個帶來收入的工具, 且保有居住的
權力而不大幅增加開銷, 這完全是靠存現金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