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185天的戀情
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12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5
去看去聽去聞去想

大一大二我沒課就去安平三叔的餐廳打工,三叔看我在餐廳要打掃廚房時總是給我幾百元當薪水。
因為我好羨慕同學騎機車上學,我只能騎腳踏車到學校。
我的成績並不好,時常缺課在大榕樹附近蔭涼處睡覺(就是成大那個大榕樹啦!)

有次挺有趣,通常餐廳下午兩點就不營業,直到五點才又開門。
我要拉下鐵門,一位客人進來,他說我要點個菜配飯就好。
廚師們去休息了,我謊稱自己只是廚房助手,炒空心菜、花枝和味增湯(那是現成的)配白飯好不好。
傍晚三嬸問我:櫃臺怎麼會有鈔票?
(非營業時間,收銀機要上鎖)我只好承認,我擅自炒菜給客人吃。
三叔三嬸沒罵我,只是這種事情下次不要再做。

廚師們知道我搞出這件事,有時做菜他們會叫我去看去聽去聞去想,
清蒸鱸魚要看蒸汽冒出來的速度,聞香味不要開鍋,避免水氣跑了。
食材下油鍋,注意冒泡泡的狀態決定何時起鍋???

之前我在牧場親自油炸魷魚嘴沾椒鹽,岳父母吃得好開心 ,(太太對這件事好高興)
二次炸的魷魚嘴炸得軟嫩識中,就是當年廚師們的提點。
-----------------------------------------------------------
我讀書最後畢業成績並不突出,但我學到了『去看去聽去聞去想』這道裡。
到研究所我比較認真,因為我想趕快畢業,一些會計統計理論可以舉一反三。
到成功嶺帶阿兵哥也一樣,到外商公司拜訪客戶也是相同觀念。

在沒有認識太太之前,住在松仁路附近的小巷公寓,
下班後買些食材,用電磁爐(公寓裡不可以開火,我偏不理會)炒扁魚、洋蔥、蕃茄丁,
熱水下去作火鍋高湯,一些筒蒿、高麗、金針、火鍋餃,吃得差不多才下肉片涮一涮。
(因為肉片的味道比較重而且會讓高湯變濁,我習慣先吃完清甜的蔬菜火鍋才決定要先煮海鮮或肉片)。
*這有一個嚴重後果,在台北工作那段時間我好寂寞沒有人陪我聊天,
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每次回租屋處只能跟食�**蕈隉A結果:體重暴增!

應用在我承辦的許多專案,我知道客戶的要求、預算、時程,
我師父聽我說跑業務像在煮菜,他很狐疑,但反正我能做到生意就可以了。

再多說一件事,有次跟客戶相約在當時北市已經小有名氣的牛肉麵店用餐,
我點牛腩人家點清燉,我說這大碗的的麵吃到最後,麵條都軟爛了,
*這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手工拉麵不會軟爛,要看店家用的麵條而定。

跟店家要兩個小碗,先嚐湯汁再一口牛肉就好。
接著撈一些麵條到小碗,一兩湯匙的湯,很快吃完,然後再吃下一碗。
這有點像是濕拌麵,從頭到尾麵條彈性一致,最後把牛肉吃乾淨,湯汁喝完∼∼∼

這位客戶對我吃麵的方法印象深刻,我們並沒有談到生意
(有的業務員真的太急了一開始就要人家花錢,那並不好),

但是工廠後續要買Server、Storage第一就想到了我。
這位客戶現今已經當某半導體公司副總,他說帶家人去吃牛肉麵,這招挺好!
*他的小孩現在才讀高中大學,工作忙碌的爸爸帶他們去用餐,有時麵條份量多,小孩子最後都吃不下了。
我前陣子還跟他聯繫,說些許麵條裝在小碗裡,年輕人看食物份量不多很快就可以吃完,順便盛下一碗!

『去看去聽去聞去想』對我的事業有很多幫助,
我習慣聽『菜』在告訴我什麼?這有助於確定出菜的時間!
*哈哈:我的客戶要吃什麼菜,我準時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年我沒少去台北,其實有些餐點品質不差,
但上菜時間順序很明顯有問題,有些客人帶了小朋友用餐,應該事先與客人打招呼,
小朋友肚子餓了,遞上薯條或小點心很多問題不會發生。
我幾乎不去吃到飽的餐廳,因為我重視的是家人或客戶用餐的氣氛。

我還依舊懷念Virginia在北義大利的外婆招待客人的禮貌,
外婆沒有待過餐飲業,卻來往烤爐、廚房準備菜餚,
怹知道自台灣遠來的外孫女和外孫婿,吃東西飲酒的順序、時間(那應該是慢食的一部份概念),
怹會勸食、勸飲,但是不會讓客人有腸胃或心情負擔。

怹講一些Virginia小時候的故事,我完全聽不懂,
不過怹摸摸外孫女的頭,我知道老人家其實非常高興,來去廚房四處忙碌,對怹來說一點也不累。

我知道:老人家其實在做一個示範,就是『去看去聽去聞去想』!

---------------------------------------------------------------

還有,別問我如何做菜,我只要當個愛吃的人就好!(眨眨眼!)
 
舊 2015-03-06, 08:41 AM #39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