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50996
很簡單,因為要墊檔補時間...
您提到的重大議題的確非常重要,但越是重大的議題,所需要採訪、製播的時間就越長,
甚至很多官方政策或是回答是需要開會、開會再開會,討論、討論、再討論的,
即使是新聞媒體也不可能馬上拿到數據資料,回頭就做成一篇新聞。
所以為了填補將近24小時的新聞頻道,甚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就通通都會出現了~
報紙是前一天電視的消息、電視是網路媒體前一天的消息、網路新聞是鄉民前一天的話題。
曾聽過某新聞網站的同業說,辛辛苦苦的一篇食安專題,還比不上小模在FB上爆乳的點閱率。
所以說,這要怪誰?
|
推你最後一句
不過有時候我在看日本NHK新聞的時候,我不禁想......就算觀眾不喜歡看(或者具有催眠能力的節目)但是有意義的節目,政府還是會掏錢製作
至於台灣,媒體都賣給財團了(連老三台無線台都賣掉了),全部都利益走向了,誰還會做比較有意義的節目,當然是做收視率高成本低CP值高的節目,當做出來成本太高那寧可用買的比較低(韓劇、陸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