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abio
真的有啊
大大可能沒遇過吧
錄音差那就沒什麼好說的,花時間精力去比較一個錄音不好的根本沒意義XD
設備...不要像那三洨阿砲就好吧,正常狀況下大多見仁見智
空間那就很無奈,大多鎖死現況
聽力這點最有趣了
哪位大大超過40歲之後還能聽到16KHz以上的聲音的,還請接受小弟羨慕的眼神
一般測試的話,方法很簡單
準備一個檔案,高解析的最好
然後轉成320K的MP3檔(用FOOBAR轉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然後就隨機撥放看反應囉
像您這種級數的高人
我想應該不用這麼麻煩
我隨便點一首,您應該就知道這是什麼格式
然後,有沒有毛邊,聲音粗不粗,超高頻泛音有沒有減損,一聽就知
然後
我真的不知道,MP3會把中低頻段的部分鋸下去
不知道哪位大大有這方面的知識能順便介紹一下呢?
|
其實聽力這種事是這樣的 耳朵大部份只要沒壞 都收的到聲音
差別在於 大部份年記大經驗老的大腦 會自己把認為不重要的聲音濾掉
就算偶爾聽到 也會認為那是自己在耳鳴
平常有緞練 很認真去聽各種小細節的人 腦袋會認為那些聲音都很重要 不會自動濾掉
像有些老舊CRT電磁線圈發出來的高頻聲 有沒有通電 我都能清楚分辨
(這聲音有多高我是沒去測量 但我身邊的人都聽不出來)
夜間隔一條街對面的抽水馬達導過來的微小低頻震動
我還能直接清楚告訴你 這是那一戶的馬達 我家沒其他人聽的出來
(我很無聊 會去確認)
所以不要把書上寫的盡信 那只是一般論 人是真的有聽力上的差異
差別不在耳膜 而是在於大腦有沒有辦法認知
以上講的 只是針對16khz以上
因為 我現任主喇叭用規格40khz的絲帶高音 很明顯的就比20khz的圓頂震膜高音清楚很多 絕對不是什麼40歲以上無法分辯16khz以上
至於一般會覺得MP3差 切頭切尾 應該是主流128kbps 44100hz的印象吧
雖說mp3都是有損 但320kbps真的不容易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