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ota
沒想到小弟住處附近有機會開義大利菜主廚的餐廳, 真期待..
鳥松仁武一帶, 其實算農村起家, 多數老一輩的在地人並不常外出用餐, 所以附近餐館來用餐的很多是市區方面的客人, 有停車場自是在好不過, 不然也算鄉下嘛, 路邊通常不會太難停車(還是要看地點). 可是, 有些西式餐廳的生意, 這幾年觀察起來並不很理想(澄清湖三亭攬勝前的餐廳就一直做不起來), 雖然菜做得好不好吃或許是主因, 但是消費習慣, 價位區間和穩定客源可能需要評估一下. 農地在仁武大社算多, 如果要離工業區遠一點, 鳥松會比較理想, 另外鳳山的農業試驗所好像也可以租用農地(不過要再問問)..
|
我爸早在過年前就把一些構想在高雄某位廠商家裡作客時說了,
*但他只希望我學管理不同事業的財務,不要管經營,畢竟我的工作還是自家公司。
曾老闆和太太非常感興趣,問說:能不能讓我們入股
曾太太還建議,先請羅主廚弄個廚藝教室,她會帶很多姊妹去學一些義大利菜!
曾太太的想法我在東京看過,那是好幾年前的事情。
那餐廳(現在已經小有名氣,營業後還是我大姊帶我去的)剛開始並不對外營業,
餐廳位置大概是東京都與千葉交界的郊區,詳細地址我不很確定,當時是姊姊開車帶我去的。
姊姊與我爸傳下來的飲食概念相近,好吃的食物,就算地點遠一些,還是有人會來。
餐廳配置很特別,有吧台式座位讓像是坐在在板前位置前的客人點菜,廚師做好菜馬上端來。
後面也有座位,記得座位大概只有四十個吧?(快十年前的事了!)
廚房正面對客人座位,在牆邊開了一個很大的落地窗,
不管你用餐不用餐,都可以讓路人觀看整潔的廚房環境和廚師工作的效率。
裡面菜色主要以義大利和西班牙菜為主,全部都要在三天前預訂座位。
姊姊之所以知道這家餐廳是因為姊夫去吃過,也與兩位主廚熟稔。
姊姊說在關東一帶有不少廚師都是一個秘密組織

的成員,
不限於日本菜、西餐甚至中華餐飲的好廚師都會不定期聚會甚至跑去品嚐人家的菜。
*大姊夫數年前為和食料理導入在日本根本沒有食材被一些評論家痛罵,
但秘密組織的成員幫他發聲,卻得到不少年輕的日本食家贊同!
結果,老一輩的人也開始對和食料理的新元素感到興趣!
姊夫每次知道我和老爸要去東京,都希望我們去嚐他的新創意(我和老爸口味不分東西南北),
他現在很多工作都交給大主廚,常與我姊姊去大陸、香港甚至東南亞取經!
-----------------------------------------------------------------------------------
目前雖然還在構思階段,愛結交朋友的曾太太已經跟幾位好姊妹說了,
一些人(我知道的已經超過十位歐巴桑想要學不一樣的料理)
她們願意付學費去上課,也同意幫忙宣傳。
*學費只是要人家付料理食材烹調費用,不會很多。
(因為怎麼打****,都不如這些有錢有閒的婆婆媽媽去放送更有用

)
不過我爸要羅大哥前菜主菜甜點與餐前後酒金額不可以超過1800元,也不收服務費。
羅大哥這幾天要去我三叔與二舅的餐廳實習還要學採買。
所以實際上餐廳真正要規劃成立至少是今年六七月以後的事情。
但至少餐廳初期開銷大概只有一些廚房設備和裝潢,不需要考慮租金問題,
我在意有停車的地方和羅大哥希望自己雇人栽種蔬果與一些香草,問題已經少很多。
我的飲食經驗不算多,但是長輩教導我的想法現在還是很管用。
羅大哥雖是我們的遠親,但是只要經營還可以,會讓人家成為共同經營的伙伴。
如果更順利,羅大哥說不定會成為大股東,我們到時只要佔四成股份,收一部份獲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