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剛才把影片看完,有幾個問題是在當時開會時有提到的:
1.原本送環評報告書中有條件通過的其中幾項要求,
與現有大巨蛋定稿設計圖明顯不符。
ex:
a.人行道建築線退縮問題。
原本設計有約3m的退縮空間將人行道與大巨蛋隔開
目前的設計是被砍掉直接貼到大巨蛋的建築線。
b.逃生通道需有80M寬。
目前現設計地下通道剩20M,最後變兩邊的各6M)
2.在本區(大巨蛋)的施行細部計畫,
與原台北市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土地為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抵觸。
原因:原計畫表明「體育為主、商業為輔」。
但目前設計商業量體佔總體育園區70%以上。
3.遠雄隱匿招商資訊
原因:當初在開發的時候的開發量限制(上限)的「總樓地板面積」
是96,000坪(316,800m^2)。
結標之前,遠雄不知道為啥發文去市府,問開發量是否為法定容積。
然後市府也回文說是法定容積沒錯。
然後在「結標」兩天前,市府才將更正公告。。
開發量限制的內容為法定容積面積。
而法定容積面積與一般在講總樓地板面積的差異,在於
法定容積面積並不含停車場、機電空間。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差了很多。
所以當初也有人建議應該要延長結標時間,不過不知道為啥被否決了。
所以最後就變成只有遠雄在結標前兩天前就已經知道,這個投標內容是法定容積面積。
所以整個開發量體變成590,100m^2,在送環評的時候被環評委員會
否決,北市府與遠雄討價還價的最終版變成 492,764m^2。
比原開發量體整整多了1/3,夠誇張了吧?
無視原環評計畫書中的開發量體為360,839m^2,最後就這樣莫明奇妙通過了。
總之看完這些
除了髒話以外
應該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