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inwens
主要是因為跌不停,由於時差關係,所以一直要用貴的油賣便宜。
當然,一直漲的時候對它們就有利,但是當時政府為穩定民心,
要求中油漲價減半甚至凍漲.......結果該賺的時候沒賺到
所以這部分要比較之後才能知道合不合理。
|
作者pp520 (異理啊議!!!)
不能理解的人應該都沒玩過石化業股票
玩股票稍微有研究一下都不難理解這道理
2008 就發生過的事件,目前只是發生第二次,歷史一次次發生,人們總是遺忘
2008 金融海嘯前,油價曾飆到 140 歷史天價,當時更有機構預言會到 200
當時的石化業每個都是賺到爆,台塑四寶股價破百賺到手軟
2008 金融海嘯發生後,油價迅速崩跌,短短一年內跌到40~50 台塑四寶賠錢賠到手軟 ~~~~
Why ? 油價漲 石化業就是賺錢,油價跌,石化業就是賠錢
原因就像中油講的
一滴原油從採購到製造成品出來賣,要三個月的時間
買油是馬上要給錢的,卻要三個月後才能賣出去收錢
偏偏成品價格追隨油價是瞬間,不用三個月
所以這三個月的價格變化決定這次買的油能否賺錢多寡
如果購油三個月後油價飆漲,等於三個月前買到便宜的油,這樣會大賺
如果購油三個月後油價爆跌,等於三個月前買到貴貴的油,這樣會大賠
這道理一點都不難理解
油價持穩,石化業最喜歡,因為利差穩定
油價波動大,石化業最不喜歡這樣,庫存風險大
台塑沒比較強,等著看財報,台塑今年也是苦哈哈
差是差在台塑可以減產,可以少賠,可以停產利差不賺錢的生產廠
等待價格回穩,利差出來的再開廠
中油不能作產能配置,中油減產,台灣的油七成是中油供應的,到時後台灣會無油可加
所以中油硬著頭皮賠錢也要生產供應國內用油
這就是 "中油存在的政策使命"
也是記者不會告訴大家的事實
-----
重點是中油民營化後有沒有自主權作產能配置 來因應減少虧損
台塑可以減產少賠,中油民營化後可不可以 ?
那台灣國內用油應不應該由一個民營化的中油負責 ?
如果台塑中油都減產,那國內供油使命要由誰承擔 ?
簡單講,中油的政策使命,民營化後還存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