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想像一個情境,
我試著挑選兩個台灣的網路範例人物
(有點傷腦筋,不好挑,而且都只是看網路圖文而已,我都沒見過本人)
法拉利姊 和 織田紀香,
假設時間點拉回到法拉利姊完成變性之前好了(2011~12左右),
法拉利姊應該有四十了,全素顏時的臉部外觀應該差不多就是男性的樣子,
這兩個人都有適度化妝,穿女生服裝造型,逛百貨公司,逛一逛需要去上廁所(百貨公司內),
若兩個人都選擇去女廁,女廁內還有其他多位女性同胞在使用或進出(長相平凡的或出眾的都有)。
如果這兩位在女廁內不小心講話出聲了,其他女性同胞(假設一開始並不熟悉這兩位網路知名人物),
當下心中思緒會不會有些什麼樣的質疑(不是每個人的第一時間分辨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強)?
可以預想,接下來許多"誤會"就這樣產生了,這些"誤會"有機會產生連帶的困擾
(困擾嚴重一些的時候,可能會為了以防萬一而報警/找保全,然後,警察保全來關切的時候,
又被抱怨不尊重跨性別人士),其他女性同胞只是上個廁所而已,
為什麼將來還得再多花心思判斷旁邊的人可能是跟自己生理構造不一樣的人物(心理也不一定,
有可能只是男女各1/2)?而這個人物出現在女廁,有沒有可能會對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挑選網路人物的時候,我還挑到了彭咩,根據彭咩的網路照片,我推論他化妝後去女廁,
被第一時間質疑的機率應該是極小,可是發現就年齡層的話,跟法拉利姊落差太大,
所以還是挑選了織田紀香這位中間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