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你對香港的文字不是很熟識, 所以有必要更正一下
由於香港有一段很多長的時間是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很多的名詞都是來自廣東話併音的英語, 這方面有點像日語
首先香港是不用「沙拉」或「色拉」的, 而是用「沙律」
曲奇只是餅乾的其中一種, 也就是西方人說的"cookie", 而"cracker"是稱為「克力架」, wafers是「威化餅」......族繁不載
「的士」來自英文的"taxi"
前面也有人說了, 三文魚來自"salmon"
鮪魚香港人是叫「吞拿魚」來自"tuna", 「金槍魚」是很學術的名稱, 來源自那裡就不可考了, 一般在紀錄片最常出現
其實香港很多名詞都和大陸不同, 很好分辨的
香港某些名詞對大陸的影響有部份原因是因為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進入大陸而引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