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C212
錯誤之處就是..
產業界自己拼命在探下限還自嗚得意然後怪罪政府不把關、消費者不買單,
且學者不敢面對問題,只敢批評消費者。
|
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而已
有廠商推出過好東西, 但是消費者不買單有甚麼辦法
最後廠商也心灰意冷了, TMD 推好的東西沒人買, 東省西省一點改成廉價版, 品質有之前的六成就好, 價格五成就好
結果消費者買單了, 這意味著甚麼??
消費者對價位的在乎 超過對品質的追求
特別是現在老一輩的 五十幾~七十幾這一段的特別明顯
價格沒到她滿意的低就別想她會買單
一樣是電腦, 市場上一二萬的滿天飛, 七八萬的都是年輕人偶而買
這說明甚麼?? 老一點的一定會跟你說, 夠用就好啊, 但是用在哪裡??
一台一兩萬的老一輩都會覺得, 不都是電腦??
阿 那這樣工作站都收一收你說好不好, 要趕著出檔的時候看著畫面上顯示: 完檔中 預估時間 40小時15分鐘
老一輩: 為什麼要這麼久!?
工程師: 當初不給那麼多預算在電腦上, 所以現在只能慢慢等
消費者自己先創造出 劣幣驅逐良幣 的環境, 才有廠商敢試探消費者下限
差別是, 消費者是龐大的個體, 每個人的狀況都有點不同, 所以才會難以指出問題點
廠商就倒楣了, 跟消費者比起來, 廠商是單一的個體, 只要有點問題很容易就被指出來
台灣人又愛息事寧人, 誰會為了今天買到一罐臭掉的油去打官司?? 還不一定贏
趕快換一罐新的洗洗睡了
之前的維大力螞蟻汽水事件消費者硬起來跟廠商打官司最後還是贏了 ! 只是花了三年多的時間而已
如果今天大多數台灣人是這樣對待廠商的, 廠商有那個屁股敢給消費者低品質的東西??
今天追求的除了良好品質的食品之外, 消費者本身本來就應該兼具監督廠商的責任, 如果台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消費的
那麼十年二十年後, 外國歐美的遊客以前要去日本消費變成來台灣消費不是很好??
要衝經濟, 優質的產品才是王道 !! 日本就算現在經濟不是那麼好, 但是每年照樣很多人去他們國家消費大採購
那是為了甚麼?? 因為在他們國家消費很爽阿 !!! 品質爽歪歪, 現在日幣扁翻天, 消費也爽翻天 !!!
所以我要重複一次我的觀點
消費者自己先創造出 劣幣驅逐良幣 的環境, 才有廠商敢試探消費者下限 ~ !!
想要好東西, 有的時候是要多掏一點銀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