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藍色&憂鬱
當年(1990)的時空背景,開放銀行這沒有什麼不對
同意
我說的重點是 開放把關不嚴苛 一口氣開放10幾間銀行
間接導致
民營銀行財團化,企業藉由關係企業交叉持股方式由銀行套取現金,在股市泡沫破滅後造成逾放攀升;或是對民意代表放款,金融監理單位在政治干預下缺乏充分揭露銀行財務資訊的勇氣惡化資產品質等。
|
倒也不是開放把關不嚴苛,因為當年是從未開放變成開放,
標準一訂出來,自然一堆符合標準的都會想開一間
總不能說同樣符合標準,但A能開,B不能開,這就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主要還是後續政府的監控有問題,銀行逾放比過高也不管,法令陳舊也不修,
自然問題百出。還有就是官商勾結,當年記得一堆公營的信合社跟農漁會
都變成貪污政客的提款機,淘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