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
這是今年十月中旬的事了,老同學打電話給我,說他爺爺抓到好幾條野生鱔魚,我說我全買了!
*這是我跟同學的約定,因為十多年前嚐過野生鱔魚,至今念念不忘。
我跟他說過,你阿公抓到多少,我全部都買下!
他爺爺(我都稱黃老阿公)是位很愛開玩笑又樂天的人,
同學讀高中時怹一大早就要載孫子去火車站坐車到南一中上學,晚上再去車站載孫子回家。
有時連假或暑假我們會去北門鄉過一兩天假期,黃老爺爺總是熱情招待我們住他們老家舊宅。
有別日本的鰻魚飯,台南很多鱔魚料理調味不以濃重為主,以清湯甚至泡飯為多。
各位網友聽過鱔魚泡飯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沒吃過!
從養殖鱔魚全部取代天然野生鱔魚之後,這道菜就消失了。
因為養殖鱔魚會有股腥味、土味,有台商在泰國、菲律賓養了很多鱔魚,但是這股氣味始終去不掉。
*我聽人家說,養殖鱔魚品種應該跟台灣南部的原產的鱔魚有一點點不一樣,
本產鱔魚要養殖非常不容易,所以大家現在吃到的其實都是泰國的外來種,抗病力比較強。
本產鱔魚長約一尺多,比養殖鱔魚小一些,背部呈黃褐色,跟完全黑亮的養殖鱔魚不一樣。
由於在野生農地溪沼覓食,肉質彈性比大量養殖的鱔魚更好吃。
黃老阿公已經九十多了,不復二十多年前會去沼澤地設陷阱抓鱔魚,
早年怹抓到鱔魚會到市場賣給熟悉的店家,店家幾乎都視為珍寶,
光是一道鱔魚意麵一定比養殖鱔魚貴五十元!
我跟爸媽講,我爸只吃過一次而且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了,
二話不說讓我媽安排好阿公阿媽的中餐,兩台車馬上奔往北門。
誰知才到,浸在水裡竹籠有二十多條鱔魚,我傳一張照片給兩位台南與高雄的大廚,
電話中他們叫著:我要三條、我要四條∼∼∼∼∼∼∼∼∼
我想到一位國營企業的主管,我問他要不要帶家人來台南,吃個鱔魚全餐!
有兩位主廚到台南展身手,煮鱔魚給大家吃!
(高雄那家飯店的主廚做完菜帶走了五條鱔魚,可是我知道飯店老闆根本沒拿出來賣,都是自己家人吃掉了!)
其中一位郭主廚說,養殖鱔魚土味稍重,常用較重的調味壓過去,台灣野生鱔魚以清淡才能凸顯鮮味。
那位中鋼的主管吃完之後直嘆息,唸著不知以後有沒有機會吃到這美味

(他也是台南人,只是到高雄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