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up4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9
您的住址: 台灣的某個角落
文章: 62
引用:
作者JXL
時代進步了 營運模式沒有進步
還想著要搞小店群聚經濟 還想著搞酸檸檬市場

酸檸檬效應發展到最後 就是良幣不再投入市場

店面多大 不是重點
重點是服務流程

所謂商場 應該要是一個平台(而不是把小店聚在一起 很熱鬧的互相殘殺 )
集眾人之力 把資源整合起來 讓廠商去爭"服務"這塊 而不是爭"賣貨品"這塊
維護商家利益 同時把價格透明化

價格透明化 為何不能做生意?
pc home 價錢都直接講了就是多少
淘寶也是
倒了嗎?

價格透明化 統一價格
能做的服務就是 組裝 諮詢 整合物流代客寄件等等

當年的dram產業 反映了台灣廠商的性格
好做的時候 猛宰客人
不好做的時候 要政府救救他們
有短期利多的時候 就不能合作了 最後死在長期利空

可惜像光華跟nova這類商場只想收租金而已
也很喜歡找一堆硬體店家進駐互相廝殺
商場本身就沒想那麼遠
更別說裡面的店家能有多大的做為
有不少實體店家也陸續在縮編
因為他們的銷售重心已經移往網路去了
另外
不是價格不夠透明化
是客人喜歡殺價
網路上很多賣場的問與答也是很多人在那邊殺價
認為開店做生意一定都賺很多
舊 2014-11-16, 05:25 P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p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