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音響廠推新產品不外乎就全新系列、或是小改型號。有在玩「該品牌」的人多少會發現,他們的做法則不同:有持續調整設計、但低調沒對外宣佈、或延用原型號,我猜多少是與行銷成本回收成效與新型號送測成本有關;如果宣傳沒效果、何必花這筆費用? 如果新型號又不會賣的比較好,那也不用再去送測...
擴大機:
以R系列後級來說,線路最早就「學習」國外的「吹秀」。這系列到現在只留一台1.5,「內容物」低調改了數次;早期辦識度最高的可樂罐等級濾波電容,現在已換成一般常見的牛角型號數顆併連。又以綜擴AU8500來說,舊款是四顆10,000uf電容做濾波,新款的價格梢漲、但換成兩顆10,000uf,二代則只剩AU9000還有用上四顆10,000uf。舊款AU8500用的sanken的bjt、新款則是toshiba......就用料來看,愈設計愈省成本,但就個人聽感:二代的AU8500聲音比一代好,並沒有受到用料「調整」的影響...
喇叭:
其它不說,光是S520就改過數個版本。就拿分音器,早期是一般電感+電解電容,現在已改成高級電感+pp電容,bi-wire功能也被取消。低頻改善了過去版本濁濁的缺點,但也顯露出容易被推到失真的缺陷。致於外型相像,頂級的幾家喇叭廠在2007年接棒式的推頂天立地喇叭,造型不是都差不多? mini-1與mini-2,甚致dancer都算是該品牌音色極緻的產品,這已不是做的「好」與「不好」,是「偏好」的問題。
整體來說,小弟個人認為這間公司是持續在改變的,是改善、還是cost down,就看每個人聽過後的評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