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走馬探花
Amateur Member
 
走馬探花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2
這邊好像沒有農家子弟出身的樣子

小弟我就是農家子弟出身的,到大學才離開家裡,高中畢業之前都在家裡幫忙

大學放暑假

引用:
作者weirock
面積小、不願機械化、只想領補助、出事只想政府幫忙

所以你覺得 錢 會願意給的多嗎..........


面積小主要是問題之一,台灣土地小,田地分割很亂。

不願機械化,其實不願機械化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耕耘機



耕耘機一個農夫一年可能用不到幾次,像翻土埋肥料、除草(後來除草效果不好)

耕溝引水(之後家父改成用水管噴水),為什麼家父會買,早期有農業補助

外加耕耘機便宜,才買一台下來(保養不易),吃油兇,危險性又很高。

之後使用次數越少,才出外接工(耕耘機翻土),或者是換工
(就是工換工,就是今天幫你耕你的田,下次換我家有農務幫忙)


引用:
作者不要問
機械化簡單,只有效益問題
提高產值用說的簡單,市場端售價是考驗
產銷改進其實能變化的已不多
吃掉


我挺贊同不要問兄說的,機械化簡單,在地農會總幹事都是混吃等死

機械化就是用農會集體購買機械,用出租出人的方法,去集中
(類似稻米採收,耕種都是用機械,但一台插秧機價錢就.....)
畢竟大部分的農業無法做到完全機械化

引用:
作者weirock
你願意把你的稅金補助給他們嗎XD

農地 不用課稅

他辦理休耕~還有休耕補助(有的其實本來就不想耕作)


這個問題最大的就是休耕補助補助算高,傻子才出租出去,一年才收那幾千塊

不如就休耕領補助就好,雖然有些地方鄉公所把路邊休耕的地,種一些花花草草

讓土地能美化(就只是美化而已)還可以多領一些錢,最大的原因

好種植的土地不多,土地最重要的就是水源,你今天水源不在那地方,難道每幾天

都要去溪邊抽水車載過去灌溉嗎?
(以前渠道水源消失的時候,也是去溪邊抽水載去灌溉,幾乎兩三天就要來一次,甚至炎熱天氣或者是正值果樹需要很多水的時候,一天一次還不為過)

引用:
作者212412
農地炒作盛行

或許

劃定特定區域內的農地

只要你3年都沒有耕作使用.強制徵收為國有....


其實看南部某個客家村,農地中央一堆別墅

因為都是平地,如果偏山區,像老家,山坡地、窮鄉僻壤之處,農地根本沒有人想炒做


引用:
作者md959
沒做過農事的在討論農事問題???? 我是不是逛錯網站了??

農地不耕做的原因很多,那個只會說酸農民要補助實在是短視。

農業問題舉凡:農村人力流失、勞動人力老化、進口農產品傾銷、作物賤價、圈地重劃等等。

台灣農業屬於小農耕作,經濟規模根本比不上國外專業的農牧場,而且台灣農業的產銷制度
層層剝削,到最後生產的農夫所回收的利潤根本抵不上前期的資材投入。

要說農民要補助,何不回過頭想想,政府的滅農政策??

我當過一陣子的假日農夫,深深覺得大家能在菜市場或是超商買到便宜的農作物,大家真的
應該心存感激,沒有人耕作,縱使你有金山銀山也沒有東西吃。

請支持產地直銷制度,請支持友善農法。


這篇我最讚同

前陣子回家,看到附近幫忙包蓮霧(家裡也是種蓮霧),幾乎都是老人比較多

人力流失太多了,以前偶爾看的到年輕人,但以前一日的出價是一千二,現在行情價

幾乎都變成了八百,頗慘的對不對,農作物賤價賣,也是很大的原因

先講家父的例子,蓮霧有分特級、一級、次級,特級不用說,賣相好(表皮沒受傷)又大

顆,你猜台灣一斤賣多少?六十塊∼八十塊就很好了,但前陣子大陸來收

特級一斤就直接收一百二(雖然很要求重量與賣相),果實採收下來不是直接就可以賣

要先載回家分品級,分完品級之後還要裝箱、秤重、運送

裝箱是成本之一,裝箱裡頭的報紙屑



年年在漲,連包蓮霧的套袋也漲很高,箱子更不用說,這一些都是成本,還有運送的貨運

但之前在台北看到一級品就賣八十九十,就知道中盤商剝削嚴重了

那不賣水果行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有零收的路邊擺攤發財車再收,當然他們會買的

幾乎都是一級品,次級品,一斤一百那種,幾乎都是賣相不好,果實大小不均,但甜度夠

畢竟甜度夠不夠不是從外表就可以看得出來,都是看成熟度。

通常這種零售商一次量都很少(都是各地農家買一點買一點湊)

那不要經過水果行和零售商,自己賣總可以了吧

當然可以,但是台灣人普遍喜歡殺價,不然就是當奧客,哪個不行怎樣不行

這樣太貴了之類的,都市一級品都是七八十,在地買一斤一百塊,兩百塊就吃到你吐了

以前在外島當兵,有一個上士學長跑去東港玩,順便買一箱蓮霧,好像八九百塊吧

品相差,甜度差,分明就是一級品混次級品在賣,後來我老母寄兩箱蓮霧到外島

一箱大概十斤吧,兩天就被搶光了 還一堆人跟我訂,因為便宜又好吃

扯過頭了,不管是水果行、零售、自售,都遇到一個問題,中盤剝削問題。

農家自售還會遇到不是農家的收購商打壞品質,次級當一級品在賣,讓不少人

對於產地自售的農家觀感不好。

所以我很贊同產地直銷制度,只是不少鄉下地方的農會,占著茅坑不拉屎

領乾薪,毫無有建樹的政策

引用:
作者md959
小農賣土地或是老農無力耕作賣給都市人來種房子,是農夫的原罪??

精緻化農業、觀光農業、網室植栽,當然很多人在做,但是你知道燒下去的成本是很可觀的。

引用:
作者weirock
你說的問題~別的產業不是都沒有

這些問題的解決~不是靠補助去解決的

補助正是因為不想解決~所以才補助

小農是問題沒錯~但當市場讓小農無法生存時

就是小農必需要有人退場~賣掉土地~讓其它願意經營下去的人去合併地土~好生存下去
(網室之類的精緻化農業是另外條路~但問題是當投入的人越多~卻也是另條死路~藍海一下子就變紅海)




一起合併回覆吧
小農賣掉土地,他們一輩子就只種田而已,賣掉土地之後(農地能賣多少?)
一甲地可能賣不到幾百萬,更不用說有些小農連一甲地都沒有,賣了之後
他們要吃什麼?就像先前八八水災政府要以地換地,或者是不準住戶住在那邊
你要想想,有些人一輩子就只會種植、養豬、鴨,叫他們去都市,離開一輩子
養育他們的土地,您說的那種地主,應該就是我剛剛說的田中央一堆別墅的那種地主吧?
舊 2014-10-09, 12:54 P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走馬探花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