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廢鐵鎮
文章: 392
提一個老梗吧,在漢字文化層面,我有一個思路是這樣的,
前朝大清帝國時代,那時代的紙本字典,我印象中看資料蒐錄漢字有四萬多個,
時代進步到下一個朝代,中華民國了,除了紙本之外,
還有所謂的電子/電腦這種東西出現了,可以把紙本上的漢字,再呈現於電子裝置上,
照理說,社會在進步,字典裡頭的漢字應該只會多,不會少才對,
所以漢字電子化之後,漢字量應該要等於或大於清朝時代的字典的量才對,
怎麼反而搞出了個big5變少了?
某種程度來說,這算是漢字文化開倒車。
我個人的觀念是,只要錢砸下去,198X的世代(那個世代不是有句俗話,
台灣錢淹腳目!?),硬體做不到,那就從頭開發硬體,
軟體做不到,那就開發軟體,絕對可以生出一個
專門處理四萬個以上的現代中文漢字的"軟""硬"體整合電腦設備的"原型",
然後再來研究該怎麼把這樣的設備普及化,民間化。
國家政策決策者/主官管有沒有心/有沒有遠見去做而已。
舊 2014-10-08, 02:36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