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pharomeo
我給一個負面的例子,我之前睡 Tempur的枕頭反而容易落枕,後來我發現是枕頭沒辦法支撐到頸椎的下半段,必須在頸椎懸空的地方再多墊個毛巾才能改善這個問題(其實只差一點點,懸空的地方不大,但是差一點點,用起來就差很多了)。這顯示一個狀況:Tempur枕頭的造型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一定要特別注意!!
還有 Tempur的材質比較悶熱,適合北歐、適合太空,未必適合台灣,除非使用者是處於有溫控的環境下。所以怕熱的人也要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個人後來是改用乳膠枕、乳膠墊,實際使用的感想,比記憶材質稍微不悶熱一點)。
|
我買了Tempur原始M跟千禧S枕頭,後來都不用了,直接睡Tempur床墊。
我只有在精神極佳的時候,適合S頭枕的高度,睡M頭枕就跟你一樣會落枕。
空調要開26度以下,比較適合用Tempur床墊。(我用的還是強調透氣的Superme床墊,當時從日本代購進來)
另外,早期不知道怎麼用電動床架的時候,只將上半身立起,結果身體很快就受不了,就這樣當平板床架用了好幾年。
後來得之靜脈曲張與壓力襪的知識後,才知道電動床要同時立起上半身跟腿部才對,這時我才開始享受到電動床的好處,然後才發現Tempur電動床的木頭不夠好,現在已有多處損壞,等到哪天真的不能用的時候,打算換鋼製的電動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