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dsmt
很難三言兩語跟你解釋清楚,人腦受限於神經傳導速度及一些物理限制。
例如神經元連結在突觸端釋放化學物質,讓另一個神經元接收後,產生神經訊號的傳遞。而化學物質只經由擴散作用從突觸傳到另一神經元。
這限制了神經訊號傳導的速度,因此太長的神經傳遞會使反應變慢。再來電位脈衝與離子通道等神經傳遞作用,還有神經突觸粗細...等,改變這些結構可以加速傳遞速度,但容易造成干擾與訊號衰減。也就是容易使傳遞訊號出錯。也許你反應變快了,但你可能會出現一堆幻覺及精神錯亂,結果反而更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這些暗示著人腦幾乎無法再更複雜化。
所以你能變更聰明?似乎是不可能,因為大自然早就幫人腦最佳化了。
不要舉什麼人有聰明跟笨的差別,這只能算是個體差別,就像每個人百米速度都不一樣啊,但有人類能跑得贏獵豹嗎?這就是物理限制的差別!
|
你這舉例很失敗,人類跟獵豹壓根就是不同的生物,那請問獵豹可以跑馬拉松嗎?跑沒幾公里就準備去蘇州賣鴨蛋了,因為獵豹講究的是短暫的爆發力∼
人類有聰明與笨,但是腦容量卻相仿,這個例子證明了智力與腦容量沒有直接關係,這已經把你的神經論調極限給直接槍斃了,況且腦聰不聰明靠的不是神經突觸傳輸速度,而是結構設計好不好,用交通系統就能解釋,同樣的車流,同樣面積的城市,設計的好完全不塞車,設計的不好就拼命塞車,這樣簡單的道理,你可以說的天花亂墜,然後還抓不到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