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ickmail99
連結裡面的新聞不是寫明了嗎??
價格有寫明是每 100g 計算多少錢,
消費者不看商家的標價,然後買了在投書報紙說貴不對吧,
覺得他太貴不要買,不然跟商家講我買多少錢你處理就好,
這樣大家不是都很愉快∼
|
有爭議的部分應該是普通消費者對100g是多少份量沒概念,到底是一口還是一袋??
請業者切切看,切了就要買你也來不及把話收回,或是隨口說買一份,拿到手上....蝦米?!一份竟然就要好幾百....大概是這種情境。
看也知道業者就是硬要遊走法律邊緣,抓準了消費者"台灣水果很便宜"的預期心理,剝你個措手不及,
以前不寫價格,違法,抓,好,我現在有寫了喔,你還要抓什麼,
反正他就是不乖乖老實做生意,硬要玩文字遊戲,這就不是違不違法的問題,是消保法制定不夠明確或主管機關沒有在管理才會讓攤商有這種僥倖心態,這種以往只有在偏遠觀光區才會出現接近剝皮或鏢客圍事的手法,活生生在聞名的大都會裡發生,包含食安風暴...業者不把心力用在專業上卻耍這種小聰明真的丟盡台灣的臉。
以後攤商看板上可能會出現數學公式還開平方根要你解出來才知道多少錢,你說他有沒有公開價格,有啊...你說他是不是不良,是啊,可是有沒有違法,沒有啊...相關機關若又不嚴管重罰,你奈他何?
回過頭來看,我們常說事情遇到了才知道以後怎麼處理..我想這樣的不良攤商存在應該對消費者來說也是機會教育吧,你不能永遠期待外面的世界無風無雨每個人都什麼都幫你設想好好的,要是主管機關不管不抓,他永遠就是算灰色地帶,與其在那邊罵攤商然後期待這個社會會變好,不如趁早覺悟靠自己精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