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
我腦海中閃過一種非常非常"自私"的想法,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在地的簡餐店/某些公共或購物或大眾運輸場合,
其店內或廣場或車廂內播放的背景音樂,
是我認可過的made in china漢語流行音樂主打歌,
我其實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想法,頂多就是兩岸交流吧!
但是如果是播台灣今年金曲獎的模特,
或其他任何我沒認可過的made in china漢語流行音樂主打歌,
那我會覺得台灣大概就是慢慢的溫水煮青蛙的等者被中國給逐漸統戰增加百分比了。
在公眾場所被迫聽這些我沒有認可過的made in china漢語流行音樂主打歌,
真的會有些痛苦。
|
其實…也不用這麼耽心
人體是個很奇妙的東西,長期接觸的空氣、食物、飲水不同會直接影響到人意識到的所有感官系統喔
我以前總覺得處在某個地方太久之後,會覺得以前根本不會覺得好聽(好吃、好聞)的歌曲、弦律變得能接受、甚至喜歡
我人在歐洲、在中國待了長一段時間(都超過半年沒回台灣)之後
對他們的某類的歌曲會覺得能接受、甚至喜歡
但一回到台灣又混上幾個月後,人在台灣再聽那些在當地的同樣歌曲,感覺完全不見了
甚至到了聽不下去的程度
一直覺得很神奇
有天看到近代研究神經學已經得知,長期的空氣、食物、飲水會直接影響到人意識到的所有感官系統(包含脾氣、想法)才有那種"原來如此"的感嘆
覺得 上帝很強就是了
------
何況音樂這類屬文學藝術的範疇…是真的需要"靈魂"才會有打動人心的作品
不是光有技術、資金就能"""直接會有""""的東西(電影也是)
當年的托爾斯泰成名(有錢)之後,就宅在自己的莊園創作
才會不斷的有經典之作流傳於世、不是一輩子就一、二部成名作之後就再也沒有
沒有靈魂就沒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