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金衛發行TDR掛牌當天,前一個月2010年12月26日才遭到槍傷誤擊的連勝文,不顧傷勢尚未痊癒,臉上貼著膠布,公開出面為金衛醫療背書。他金口一開,就拉升了金衛TDR攻上漲停板。之後連連掛紅燈漲停七根,股價從承銷價格11.2元,歷經八個交易日就上漲百分之67,衝上最高18.6元,震動台灣股市;連勝文「點股成金」的威力也繼續揚名,無以倫比。
早在2005年,擔任奇異資本(GE Capital)公司所屬亞太科技創投基金董事,創辦Evenstar之前,連勝文有一次前往台中大雅參訪喬山科技,並表明介入投資意向;消息「正巧」傳出後,喬山股價只升不降,一年半內從100元硬是衝上了200元。投資界開始意識到連勝文加持力的「股神」效益,投以極高關注。
這一回,金衛TDR出師大捷還不夠驚人;連勝文挾著他一露面,即可為金衛股東的自家基金公司賺上一筆的美好果實,在接下來的2012年10月,也就是立法院預算中心批評TDR才半年多,連勝文無視於國會的指斥糾正,也不畏物議,大咧咧的出席一家小型醫材廠鐿鈦科技公司台中營運的啟用典禮。光是他的一句自家基金公司「不排除投資鐿鈦」,就影響鐿鈦股價連飆2天,從10月5日收盤的72元,最高曾漲到95元價位。更引人側目的是,之後鐿鈦股價回落,2012年10月18日跌至82元附近時,連勝文竟然出乎意料的現身鐿鈦興櫃收盤後的法說會上,並加碼說鐿鈦上櫃後將正式參股。
又發了;鐿鈦股價再來一波跳升,歡喜挑戰100元水準。
投資市場從此爆出了一個嶄新封號「股市連來瘋」。意思是,股票市場上,只要連勝文來到扯上關係,就能價格瘋漲;至於為什麼「來瘋」?「來瘋」過程中,喬山和鐿鈦及相關連的股票價格上上下下,價差操作的暴利收益,有沒有涉及連勝文本人或者父母家人好友幕僚,基金公司及成員的內線交易,股價炒作等可能不法情事,政府主管當局的金管會視而不見,任令高人氣的連勝文走在法律邊緣的「股市連來瘋」名人效應發酵,沒有採取任何調查行動。
金管會的不作為,在失敗的TDR政策擬訂和執行中,更是飽受批判。
立法院預算中心公佈的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及所屬101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中的第參大項,對證券期貨局主管TDR的業務提出了重大缺失指責,包括,
第一,「陸資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及公司治理屢有負面報導,惟金管會對高風險企業來臺發行TDR之案件未再評估其允當性,實有不當」;
第二,「外國企業來臺上市後若涉及證券詐欺行為,投資人受限於語言及地理隔絕因素而求償不易,及證券承銷商、會計師進行實質查核,實務上恐有困難,宜研謀改善」;
第三,「多檔TDR上市後股價即巨幅下跌,有損投資人權益;另外國企業募集資金匯出海外之金額龐鉅,宜透過簽訂MOU委託原掛牌交易所監督資金之後續用途」;
第四,「來臺發行TDR公司之年度財務報告資訊揭露過於簡略,且部分公司過度依賴營業外收入而盈餘品質不佳,宜加強監理」。
媒體用白話文解釋說,我國近年積極招募外國企業來台上市,約四成TDR(台灣存託憑證)來台上市後股價跌破承銷價,不但讓投資人慘賠收場,也養肥了外企包括中國大陸企業大股東與證券承銷商,成為最大受益者。更嚴重的是,立法院預算中心統計,這些企業完成TDR募得資金近七百億元,結果只有百分之14留在台灣,無助於台灣經濟動能的提升。更惡質的是,預算中心和孫大千都曾指控,許多企業先在原股上市地炒作股價、拉高TDR定價,來台掛牌後股價即隨原股回跌,「害慘投資人」。這些坑人手法及現象,比對之下,也有幾項赤裸裸的發生在連勝文鼓吹的金衛TDR上。面對這些批判,當時的金管會主委陳裕章承諾加以注意要求改善,卻從未提出積極成果,虛應故事不了了之。接任的曾銘宗主委也沒有動靜,連最基本替股市投資人討公道的良心呼喚都未見聽聞。
最不可思議的是,連勝文在金衛TDR掛牌當天傷重恢復期間喊話背書,完成七根漲停板的佳績紅利之後,金衛股價一路下滑疲弱,連勝文一不做二不休,再度演出一次利用自己的名聲地位為金衛站台拉抬股價的劇本。這是2011年的9月6日,金衛TDR發行上市8個月後,金衛醫療宣佈和台灣龍邦建設合作,成立台灣辦事處,連勝文本尊光臨辦事處啟用典禮,和金衛中國大陸籍主席甘源和台灣人壽董事長朱炳昱及龍邦興業國際董事長朱博瑋同台,又為金衛TDR注入一次短暫刺激股價揚升的強心針,股民再次套牢。連勝文在金衛TDR募資掛牌時已得到獲利極大甜頭,這第二波辦事處成立的加持,是否眼見股價跌落而刻意拉抬操作,受到議論;其中,相關人士有無私相授受,內線傳遞交易圖利的違法情事,金管會照樣沒有看見。之後的發展,就是預算中心所指「損害投資人權益」的股價跌跌不止,到農曆年封關日,收盤價只剩5.45元,連承銷價的一半都不到。
更奇怪的是,連勝文視之如至寶的金衛TDR掛牌時宣稱的各種美好承諾,比如:金衛來台投資設立醫療機構,協助台灣醫療相關業界前去大陸開展等,到如今除了設立了辦事處一事實現之外,其他都未見蹤影,仍是空中樓閣。而辦事處合作對象選擇的是與醫療毫不相干的龍邦建設,也令外界狐疑金衛難道也想來台進行對一般小百姓不利的不動產炒作,而不是口口聲聲宣揚過的扎扎實實發展醫療產業。這一切,連勝文從未解釋;連立法院報告所指最基本的資訊揭露簡略不足弊端,金衛TDR也都沒有改善。台灣股市觀測站上金衛TDR網站,至今仍十分陽春,難怪讓人有賺了一票就落跑的惡感。
http://history.n.yam.com/my-formosa...022412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