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之所以是鼎泰豐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1/8937156.shtml
引用:
不當受害者 鼎泰豐年花200萬檢
這次的餿油風波,鼎泰豐能安然度過,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要用心。鼎泰豐最初也是油行,名為「恆泰豐油行」,後才轉型經營點心。鼎泰豐負責人楊紀華表示,餐飲業想要遠離食安風險,一方面要靠賣油人的良心,一方面要確實抽驗,鼎泰豐一年光是檢驗就要花上兩百多萬元。
楊紀華表示,自家製作酥餅要使用的豬油,都是自家油炸,沒有向外購買,而光是抽驗合作廠商的產品,每年就要花上兩百多萬元。總經理室特助王長興補充,強冠是大品牌,也曾向鼎泰豐推銷過產品,不過一開始就發現不對,「正常豬油在常溫下會凝固,但他們的卻是水水的,因此沒進貨。」
鼎泰豐為了保持品質,一碗酒釀湯圓,酒釀、湯圓皮、餡料全都是自己手工製作,不假外求。
記者陳靜宜/攝影
王長興進一步補充,餐飲業想遠離食安風暴有三步驟。首先,採購食材、食品之前餐飲業者就要先做功課,測試過確定沒有問題才能進貨。其次,進貨後還要自行不定期抽驗,「廠商提供的檢驗證明,你確定可以相信嗎?」廠商一定會提供合格的證明,但不能確保送檢的跟送貨的是同一批,所以也要自行不定期送SGS抽檢,只要有超標就不再合作,還要不定期巡廠,這才叫「把關」,如果沒有嚴謹對待,廠商久而久之就容易偷斤減兩。
第三,以好的價格鼓勵好的廠商,以鼎泰豐的青菜來說,都是吉園圃以上等級,還有部分的有機蔬菜,直接與小農合作,鼓勵農民從源頭種植對土地友善、對人安全的食物,雖然售價貴一點,但能回饋到農民身上,是一種正向鼓勵。
【2014/09/15 聯合報
|
基本上我認為"有一定營業規模"的廠商出來哭說自己是相信GMP產品才變成"受害者"是很無恥的說法。
之前有人說到應該要採用"進料抽檢",因為法規沒強制規定,檢驗成本就變成進貨廠商要全部承擔。
問題在於台灣人最討厭"成本"這東西,最好成本都轉嫁給別人,利潤全歸自己,
大家繼續踩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