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Apple很難去做"便宜的產品",
因為他們家固定成本太高,美國人。
廚師也講得很清楚,Apple不會去做"低價的產品",這字字都是精准斟酌過的。
美國企業以製造業來說基本上毫無國際競爭力,
就是因為固定成本太高了。
降低成本:到亞洲找奴工
提高產品價值:這個就很多面向了,台灣人不懂,我當然也不懂。就像是“把一支筆用1000元賣給我”這樣的意思吧
至少以我與供應鏈打交道的經驗,
Apple能用這樣的價格提供這樣的品質已經是在變魔術
廚師能達成這樣的成就,理所當然會被欽點為接班人
其他家來賣只會更貴不會更便宜
一隻手機裡能costdown到使用者難以察覺的部分實在太多了。
而且成本差異很大。
台灣今天會這樣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永遠在低毛利打轉,低毛利沒有人可以低得贏大陸。
但是連大陸都知道要做高毛利才是正途。低毛利只是搶市場的手段。
但是通常用...
|
apple的確很強,但apple最後還是只能跟市場妥協
小螢幕的ipad,大螢幕的iphone... 當初的堅持已經消失了
而現在市佔現在跟android的量比較起來,也早已經是天壤之別
個人覺得google很聰明,做出開放的系統,而不是跟apple一樣封閉並自己開發
因為這樣做讓世界的進步速度更快了些,百家公司的創意還是更有看頭,消費者也因而受利
但也不得不說封閉系統的好處,系統的穩定與速度是android遙不可及的
最近拿最新的S801 android跟舊款ipad比較同樣一款遊戲 clash of clans
速度硬是比ipad慢,真的無法比
其實現在才是智慧型手機最有趣的時候
就像電影的起承轉合,我們才剛要開始看轉的時刻,有能力的公司此時則見真章
最後,個人倒是樂見htc被其他家大公司收購,不管是中日韓廠都好,讓1+1>1的效果出來,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