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今天的戲院有兩檔戲很熱門:"LUCY"跟"等一個人的咖啡",同樣都是以台灣為場景,可是展現的電影思維卻是大異其趣。
前者運用大量哲學、宗教、心理學的元素包裹在特效與動作畫面之中,成為標準商業動作片;後者用小確幸、純愛的語彙描繪愛情,儼然文藝或文青展現,是典型日式純愛情懷。
扣除先天預算與技術製作的條件,是不是也代表東西電影文化的眼界?LUCY關懷的是人類文明的縱向,而"等一個人的咖啡"很明顯就是圍繞在橫向的台灣社會,甚至更小,就是那幾個人的愛恨情仇。
其實不光九把刀的電影如此,台灣電影甚至有整個東亞電影,都找不到更大格局的想法,偶爾在動畫電影中才能找到這樣的雄心壯志,e.g., 押井守、大友克洋、宮崎駿...etc。Because we're not dare to dream?
坦白講這部片比"全面進化"讓我滿意多了,本來以為只是另外一部"霹靂煞",既有動作又富含哲理,不過我比較不滿意序場兩個人鬼扯了十分鐘,也對晶華酒店的大方感到訝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