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三成里
New Member
 
三成里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4
文章: 4
引用:
「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
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獲得權威《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票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第一名分析師楊應超,在6月26日以「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 Goodbye Taiwan)為題,發表了長達百頁的產業趨勢報告,點出了台灣科技產業即將被中國取代的危機。
一直以來,台灣在全球硬體製造業佔有無可撼動的領導地位,但近年來面對中國競爭,這項優勢即將消失殆盡。中國科技品牌,包括聯想、華為、和中興,憑藉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優勢,加上靈活創新的行銷策略以及持續改善零售通路,對台灣科技廠商帶來不小壓力,想要在中國市場攻城掠地,已是愈來愈困難。

「中國企業正逐漸侵蝕台灣品牌在中國的市佔率,而且有部分中國企業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廠例如蘋果的供應商,」楊應超指出。

傳統上由台灣一手主導的產品供應鏈,例如電池、手機天線、光學鏡頭、LED等,如今中國供應商以更靈活而有彈性的營運策略,逐步蠶食鯨吞。楊應超分析,中國供應鏈的崛起,將嚴重壓縮台灣二線廠商的生存空間,這些二線廠商缺乏差異化技術、規模不足、與中國本土品牌關係脆弱,很難與中國品牌力拼。

根據統計,2013年與蘋果直接往來的供應商名單中,中國企業有12家,高於2011年的7家;這些中國供應商製造的零組件單位價值為21.3美元,高於2011年的14.5美元,大約佔iPhone物料成本的11%,高於2011年的7%。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391

一旦變成二線廠就永難翻身
__________________
匪諜自首,既往不咎
舊 2014-08-22, 06:38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三成里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