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chenyuan
感謝各位,假日時間應該都會花在這上面,會去買回來看。
經書類很多人推,沒推優秀的原文譯解反而比較可惜,讓原本好意有點打折扣,入門難度提高;有些書友只薦書名,沒附上作者、出版社,遇到同名的在下就沒輒了,不知指哪本?沒版權的文學,翻譯、排版、裝釘好像仍有優劣之別?
|
經書類的白話本推老古出版社、南懷瑾老師一系列的書,
南老師自謙各經書的白話本只是他個人的見解, 所以不是用原書名出版
例如金剛經說甚麼、藥師經的濟世觀、老子他說、莊子諵譁...等等
很容易找到線上閱讀版
一般古籍的今譯本, 遇到佛道類的通常翻得七零八落,
懂古文的翻不好佛道專用字眼, 無法傳達出精要
熟佛道的對古文翻成白話文, 用字不夠精準
南老師小時就跟清朝的榜眼、秀才等遺老學習, 古文能力不在話下
又熟悉儒、佛、道, 人生歷練也豐富,
再加上老古出的白話本, 多為上課錄音整理的,
所以讀起來相當生動, 舉例也很恰當,
不會像一般譯本的死硬沉悶, 或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南老師的生平
http://www.hengnanshuyuan.com/NewsView.Asp?ID=35
幼承庭訓,少即廣泛涉獵經史子集,禮義俱備,詩文皆精,以神童名聞鄉里,並習各門派武術,畢業於浙江國術館。
年稍長離家,求學於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後轉赴成都中央軍校,畢業於研究班第十期。
抗日軍興,懷師遂投筆從戎,躍馬西南,屯墾戍邊,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自衛團總指揮,旋返中央軍校任政治教官。
懷師早年曾鑽研道家學術,此時發心學佛,遂離軍校,遁跡峨嵋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遍閱大藏經三藏十二部。
出關下山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
一九四七年,懷師深入康藏地區參訪密宗上師。後經白教貢噶上師及黃教、紅教、花教上師陸續印証為密宗上師。
一九四九年到臺灣後,懷師一面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傳統經典;一面擔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