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路過
Advance Member
 
路過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9
引用:
作者奶油銓
撇開能不能觀測的問題,借用量子力學的概念來詮釋宇宙,這種向別的領域借點子的做法不算新穎,但老實講,人們對於波函數的本質都還搞不清楚了,卻要普羅大眾相信這個點子放在宇宙學上一樣可以 ?甚至在還不能驗證的情況下就篤信是對的 ?

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



像物理唸了六年,現在靠寫程式混飯吃。
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不太懂。電子在雙狹鏠實驗中,

到底是『怎麼通過』雙狹鏠的?

量子力學中的『觀測』到底是什麼意思?

波函數跟decoherence的物理詮釋,又應該是什麼?


在物理這塊唸得愈多,常常我發現我不懂的比懂的多。
知道的比不知道的少。
就舉個例子。像我以前是走凝態的,照理說應該很懂BCS、晶格跟價帶。
但我到現在還是搞不太懂,為啥有些材料擺明了不是第一類超導,
但也不是第二類超導... 那它到底是啥? WHY?


所以一般人通常會認為那些唸物理的科學家,會比普通人還懂這些有的沒有的。
但以前唸書的時候,我問過學校的教授跟一些來學校演講的大師。
對於那些搞物理搞了二、三十年、唸得遠比其他人深的物理學家來說。
他們也跟我一樣,甚至比我或一般人還要更困惑。



最後回到這篇主要討的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
有些物理學家認為量子力學可以用、很好用,就繼續用。
可以先不管裡面到底有什麼物理意義。


但另一派的則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量子力學很好用,
就忽視掉它的物理意義。

所以那些物理量就有了很多的詮釋
就我所知過去大部份唸物理的,應該還是認同哥本哈根詮釋。
波函數在「觀測」的瞬間會退化成古典的狀態。

然後另一派就是科幻作品最常拿來講的平行世界詮釋。
觀測的瞬間會「分裂」成不同的世界。
不過因為這個詮釋本質上,就把自己移動到無法驗證的位置了,
所以很少物理學家認同。

最後則是最近這幾年火紅的quantum decoherence,中文應該叫做量子去相干。
波函數會隨著『時間』與『觀測』的資訊量,退化成古典的狀態。
但這個『時間』跟『觀測』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系呢?



恩...











我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計算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
平行計算只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具有不確定性與複雜性。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
對於我們來說,那並不是完美的東西。
舊 2014-08-19, 05:22 PM #1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過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