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bster
可是我覺得Scene Select開Auto, 它自己就會決定了.
效果通常還不錯. 
|
我之前PO過的參數設定
用的是SONY 40HX75A
---
再來小聊倍速部分
這台倍速模式特多,有5種
1.普通
2.流暢
3.清晰
4.清晰+
5.脈衝
普通就是標準的倍速,以穩定為優先補插成120張畫面,不會忽快忽慢,錯誤還能忍受
流暢則是儘可能的補插畫面,但畫面轉換時容易忽快忽慢,錯誤也更多
清晰的畫面似乎有微幅銳化
清晰+是加入更多倍光閃爍,亮度約降一半
上述都是傳統作法,因為LCD先天持續顯示的特性,比不上CRT、PDP的瞬間顯示
所以只能補出更多的畫面強制讓動態解析度提升,但附加而來的流暢效果則有利有弊
優點是畫面更流暢,不會抖動、動態解析度更高
缺點是畫面會有錯誤,太流暢又會喪失電影24P特有的氣氛
第5種脈衝是最特別的,完全不補插畫面,維持原有張數
是將60張畫面,每張重複顯示4次,在第4次最穩定的成像時打開LED背光,其餘時間都關閉
首先因為240張只開背光60張,所以亮度只剩1/4...下降相當多,就算背光亮度全開也稍嫌暗
然後只顯示1張畫面4ms,其餘12ms都是黑畫面,所以閃爍感嚴重,幾乎等於CRT 60Hz的閃爍
但優點是極高的動態解析度,1080P解析度下飛快移動的文字也清清楚楚,且原汁原味沒有加工錯誤
---
最後就是如標題的設定分享
個人幾乎所有畫質模式都用上,以因應不同需求
圖像:亮度最低、上網文書用,完全不加料
背光:最小(可自行依室內燈光強弱做調整)
對比:35
亮度:50
色彩:50
色調:0
色溫:中間色溫(看電影時若覺得偏藍,可改成暖色溫1更忠實呈現電影色彩)
銳利度:55(個人覺得這才是最接近點對點清晰的設定)
進階對比度增強:低(這個開了才有動態背光,一般會讓底亮再降一級達到此機最低底亮)
(其餘都預設值、加料通通不開,為省版面,下面設定只列出變動部分)
遊戲:亮度較高、此模式輸入延遲低,遊戲專用,小加料
背光:3
對比:90
動態色彩:低
細部增強:低(可增加紋理細緻感,若不喜歡可關閉)
相片:修圖看照片專用,同樣不加料,此模式本身色溫偏黃一些不太建議用
背光:1
對比:90
電影:一般看影片、動畫的泛用模式
背光:1
對比:90
Motionflow:標準
動態色彩:低
體育:背光最大搭配清晰+,亮度其實還是適宜的,動態解析更好些,細部增強看高畫質電影更優
背光:最大
對比:90
Motionflow:清晰+
動態色彩:低
細部增強:低
動畫:背光最大搭配脈衝,亮度還是偏暗,建議觀燈欣賞藍光電影享受每個細節
背光:最大
對比:90
Motionflow:脈衝
動態色彩:低
細部增強:低
另外第四台只要電影模式再把噪訊抑制那3項開自動就相當不錯了
而3D模式下又是另一套設定,跟原有2D設定不同組,請另外設定
主選單
3D深度調整:0(千萬不要開自動,景深會一直亂跳)
3D眼鏡亮度:高(除非真的覺得疊影很嚴重才降低亮度減輕)
背光:自動鎖定最大
對比:最大
Motionflow:通常會鎖定關閉或只剩標準可選
動態色彩:低
細部增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