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作為IC設計公司MTK的主要對手,Qcom本質上是同時扮演了與MTK相同的fabless與等同於ARM的矽智財授權者兩個角色。讓吾人用較直觀的角度來比較過去一季度中Qualcomm與Mediatek在同一領域的表現。
身為先進無線通訊技術的龍頭大廠,Qcom憑藉其3G/4G的龐大專利庫而享有巨額的授權收入。這方面,Qcom客戶必須與其簽訂授權合約,繳交授權費,取得使用資格,爾後權利金會以採買Qcom晶片(QCT出貨,QCT名義上是代銷包含QTL技術的晶片,其售貨收入不包括權利金)數量,與終端整機出貨量來分別列帳繳納。是故,在Qcom財報中的晶片部門QCT營收與售貨成本是不包括授權相關金額的,相關營收會列入授權部門QTL帳上,其規模約是每季19億鎂的均值。
不排除有人認為授權收益如同無本生意,會以直接從Qcom整體營益上扣除授權收入來衡量其在fabless業務上的獲利。然而,這些授權收入的基礎的相關研發支出與人員薪資是合併在總體營業費用上,如此視角將導致較同儕為高的之出水平,有失客觀。當然,即使一樣有營業費用,專利授權的超高附加價值所創造的營益槓桿依然萬分驚人(QTL上季收入約當於MTK上季營收的NT$540億)。
Quarters:1Q13 → 2Q13 → 3Q13 → 4Q13 → 1Q14 → 2Q14
MTK Rev. QoQ:× → 38.8% → 17.2% → 2.0% → 15.6% → 17.7%
Qcom Rev. QoQ:× → 7.2% → 5.3% → 3.4% → -8.1% → 16.8%
MTK GM:42.1% → 43.2% → 43.9% → 45.7% → 48.3% → 49.6%
Qcom GM:41.8% → 42.8% → 40.8% → 43.0% → 43.3% → 46.2%
MTK Opex %:29.2% → 25.5% → 23.8% → 24.6% → 24.8% → 26.0%
Qcom Opex %:41.2% → 38.7% → 38.8% → 36.2% → 38.3% → 35.0%
上列數字(不計QTL授權及Qcom其他部門業務)顯示,Qcom與MTK在晶片銷售上的毛利均呈上揚趨勢,而在謠傳前者降價搶攻4G市場的上一季,其營收季成長大幅跳躍,逼近MTK的同時,毛利跳增近3個百分點,毛利率與營業費用管控均來到近六季來的最佳,似乎也排除了低價政策對獲利的負面想法。
從資本支出的角度來看指出,Qcom的營業費用大幅高於MTK至少10個百分點,即因不只概括晶片設計部門資源而已。另一方面,MTK的毛利向來優於Qcom約2~3個百分點,代表前者的晶片製造成本低於後者,這方面或許是MTK出貨僅有2G/3G晶片(其首款4G數據晶片於上季末始小量出貨),而Qcom則以4G晶片為主,故而其晶圓面積較大導致高成本。鑒於MTK在本季的4G方案仍為雙晶片組合,整合型4G單晶片MT6595於第四季方能放量,屆時應能以其財報數字驗證是否大面積晶片(大小八核整合4G基頻)使製造成本提高。
QTL Rev. in mUS$:2,057 → 1,867 → 1,874 → 1,900 → 2,071 → 1,803
而令華爾街真正憂心的是金雞母的QTL授權業務走下坡,是近一年半來的最低,原因是部分中國廠商拒繳授權金,同時中國政府正推波助瀾地強勢調查Qcom的壟斷式授權法,未來可能令Qcom遭罰也是潛在的獲利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