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cbd
定性的是需要一點時間,定量就很快可以知道答案.
我想消防隊大概不會準備攜帶型毒氣偵測器,這些儀器雖不精準,但對於大量外洩
這種規模也是夠用.
緊急應變準則有一定的通用性,沒有分到那麼細說核災一種版本,瓦斯一種
版本,丙烯又是一種版本.毒氣大量外洩應該會有一份通用應變準則,就只怕
根本連應變處理準則都沒有.
|
1.因為"想不到"... 大家看到的只有瓦斯, 找源頭處理都來不及了..
還把每種氣體都拿來檢測一翻? 沒經驗的前提下, 兩小時內找到問題點.
在那夜的實況下是不可能的事... 亂槍打鳥是不可思議的處理....
消防隊員不是神, 沒有超過常識及慣例處理能力... 如果有, 他們就不必去幹這苦差事.
搞得自己重傷重殘了....
只有一個可能, 就是李長榮有第一時間快速通報, 那還可以馬上想到這個問題..
2.嚴格來講, 台灣這類程序本來就很缺.. 大規模的災變處理..
實際上就算有, 也只是紙上談兵, 理由很簡單..
像這類大規模疏散處理, 沒有經過演練演習, 臨時抱佛腳極可能是另場災難
例如核災變就是如此...
當然這點也不完全是政府的錯, 因為台灣百姓不是日本人, 通常沒發生的事..
都是不當回事消極配合甚至抵制的...
現實來說, 如果不是咱們現在的後見之明, 知道當時整個排水道都充斥這玩意..
要盡可能清空路面..(因為管線大部分都延馬路下走), 我也不認為緊迫的時間裡.
那些有限的消防隊員, 能確實擬出可行的相對安全計畫並實行...
整整36平方公里災區, 沒有"爆出來", 是來不及確認必須處理, 封路的區域的..
不確認前, 總不能發防空警報叫大家通通躲著不得出來吧? 辦不到的事...